首页> 中文会议>2012年新华社新闻学术年会 >假如没有这一'关'——发稿中心工作的一点体会与认识

假如没有这一'关'——发稿中心工作的一点体会与认识

摘要

发稿中心是新华社新闻信息采编业务各发稿部门发稿线路的最后一道关口,新华社各个发稿部门各条线路的稿件最终都是从这个口子播发出去的。也就是说,发稿中心常常要面对一些粗制滥造的“成品稿”涌来,既要把政治关,又要把业务关,又要把事实关,还要把常识关,还要把文字关、标点符号关……弄得这道“关”是把不胜把,防不胜防,使这道关口成了责任很重、压力很大、工作很累的险关要塞。rn 在很多的报道要求里,在每逢重大报道社领导的重申里,都少不了这样的要求和规定:要落实到各个环节。记者、编辑、审核、校对、签发等每一道环节都要做到责任到人、人员到岗、工作到位,环环紧扣,层层把关,杜绝空档,防止脱节。现在的问题是,相关的各道关口常常都弃守职责,把所有问题和矛盾都扔到了总社编辑部发稿中心,出现各种“病稿”。要求从记者采写的源头开始,各道关口都切实地认真地负起责任来,真正做到分兵把守,各负其责——做记者的请认真地出手稿件,确实地爱护自己名誉的羽毛,至少不要让为稿件服务的后续各道岗位上“无名英雄”们跟着吃错!接到记者稿件的各路“把关人”也应切实做好把关工作,不放过任何疑问,至少不把大量的错漏推到发稿中心,直至推向用户。常年从事文字工作,哪有不出错的,谁也做不了这个保证。问题的关键在于要有认错的精神和意识,要知错认错、要有对待错误的正确态度,就是知错即改、要有改错的决心和毅力,不能一错再错。要有尽可能不出错的决心和意志,至少尽可能少出错。rn 平时的工作、日常的报道,往往就会懈怠了、疲沓了、麻痹了。很多时候,并不是个业务素养问题,也不是工作能力问题,而是态度问题,就是松懈的状态,应付的状态。关键还是在于“认真”。在现有的条件和现行体制下,只能立足于职能和使命要求,同时不要忘了“记史”与“传教”的责任。认真,认真,认真于工作;仔细,仔细,仔细于各环节;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地做好每一个环节上的工作。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