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第32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2015年6月2日一次初夏暴雨过程综合分析

2015年6月2日一次初夏暴雨过程综合分析

摘要

本文利用MICAPS常规观测资料、1°×1°Fn1再分析资料、多普勒雷达资料、PWV大气可降水量以及探空资料等,对2015年6月2日上海市嘉定区一次初夏暴雨过程的发生发展进行了分析,尝试查找预报失误原因并分析预报难点.结果表明:短波槽前与副高边缘的西南暖湿气流交汇于长江中下游地区,为此次暴雨的发生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大尺度环流背景;整层系统垂直坡度陡,低层暖式切变线重叠,加强了辐合及上升运动,利于暴雨的产生;充沛的水汽输送和辐合,厚湿度气层的形成,为此次暴雨过程提供了足够的水汽条件;GPS/PWV探测可以及时了解大气水汽总量的变化,此次过程中GPS/PWV超过了60值,对初夏暴雨短时预警有指示作用;地面辐合线是这次强降水的主要触发机制,但因其局地性较大,加大了预报难度,也是导致前期各家模式对2日白天较强降水的漏报,也因此容易被预报员忽视,在实际工作中还是要多关注地面辐合线的生成.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