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中华中医药学会方剂学分会第十二次学术年会 >胃肠激素在克罗恩病发病机制中的意义

胃肠激素在克罗恩病发病机制中的意义

摘要

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又称节段性结肠炎、肉芽肿性回肠炎或回肠结肠炎。西方欧美发达国家常见,我国CD虽不及欧美国家,但近些年有明显上升趋势。CD病因及发病机制迄今未明,认为可能系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主要包括环境、感染、遗传以及免疫等因素。近几年来,随着对CD研究的深入,尤其是国外学者的研究,发现胃肠激素与CD发病机制密切相关。在胃肠道的粘膜内存在有数十种内分泌细胞,它们分泌的激素称为胃肠激素,因在化学性质上都属于肽类,故又名胃肠多肽。它们可作为循环激素起作用,也可作为旁分泌物在局部起作用或者分泌入肠腔发挥作用。胃肠激素广泛分布于胃肠道粘膜和内在神经系统,对胃肠道平滑肌运动、粘膜腺体的分泌、血液供应、局部炎性细胞、免疫活性细胞和细胞因子都有重要的调节作用。目前已证实的胃肠激素有血管活性肠肽( vasoactive intestinalpeptide,VIP)、P物质(substance P,SP)、神经降压素(neurotensin,NT)、生长抑素(somatostatin,SS)等50多种。其中VIP和SP在CD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近几年来针对CD发病机制从宏观上没有大的突破,但随着实验研究的不断推进,在微观上有了一定的进展,如CD发病与胃肠激素关系的研究。国外对其关系研究较深入和全面,国内由于发病率低,加之对其不够重视,因此在胃肠激素方面的研究还是比较晚且不够深入。虽然这方面的实验研究已有很多,但从CD的中医证型上来看,是否不同证型的CD与胃肠激素的关联都是一样的密切,就缺乏相应的实验研究,希望以后可以弥补这个空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