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生产下的均衡问题——OECD模型的系统思考重构与浙江案例

摘要

联合生产是农业生产中的普遍现象,也是理解多功能农业的关键,但经济学研究长期以来回避联合生产问题。OECD近年来对联合生产的研究开拓了联合生产研究的新局面,但其模型仍是初步的,本文在OECD的联合生产模型的基础上,使用系统思考方法重新进行了构建,同时以浙江省水稻和茭白生产的实例,构建了一个现实系统,分析了六种情形下的均衡及含义。经济品价格在粮食安全、相对收益、相对价格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具有自我调节机制,两种经济品的价格相对平稳,没有大起大落,上涨幅度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但均衡时,粮食种植面积明显偏低,基本稳定在20%以下,因而对粮食安全造成一定影响;对于负外部性造成的环境问题,正常幅度的税收作用不大,必须附加罚款、标准、法律等手段;补贴对于正外部性的增进效果好于税收对于负外部性的惩罚效果,但对于种植粮食和正外部性来说,作用也非常有限;同时对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采取措施时,相同力度的政策,其作用与正外部性补贴基本一样。由于对负外部性的税收基本不起作用,因而应着重补偿正外部性,同时加强法律和环境标准的建设;农户对于正外部性的维护,并不会改变种植比例,因而有利于环境与粮食安全。但如果耗费了成本,利润会随维护成本的增加而下降,如果农户可以在不增加负外部性的情况下自行消化,则不需要补偿,如果无法消化,则应当补偿。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