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第十四届全国矿床会议 >中亚造山带东段大规模Ag-Pb-Zn成矿作用特征与机制初探

中亚造山带东段大规模Ag-Pb-Zn成矿作用特征与机制初探

摘要

我国东北部地区大地构造位置属于中亚造山带东段,历经了一系列复杂的构造-岩浆事件,如古生代的古亚洲洋和中生代的古太平洋的俯冲、闭合、消亡,造就了该区大面积出露不同时代的中酸性岩体,其中以中生代为主.同时,带内还发育大量斑岩型Mo(-Cu)矿床,已有统计数量大于80个,其中6个超大型矿床蕴含670万吨的钼资源量.近几年来该带内发现了一系列超大规模的银矿床,如亚洲最大的双尖子山银矿床(Ag>16000t@129g/t)和复兴屯银矿床(Ag>12000t@>100g/t)等,不断刷新了国内最大银矿床的规模。以往的工作针对该区的斑岩型矿床开展了较系统的研究,而针对热液脉状银多金属矿床的研究工作则较为欠缺,导致对他们的成因认识还不甚清楚。基于笔者近几年大量的野外考察和部分室内研究工作,试图总结这些银铅锌矿床的产出地质特征以及尝试探讨控制他们形成的主要因素。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