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2011年全国岩石学与地球动力学研讨会 >内蒙古满都拉地区晚石炭世-早二叠世地层特征及其意义

内蒙古满都拉地区晚石炭世-早二叠世地层特征及其意义

摘要

满都拉地区位于达茂旗北部,处于西伯利亚板块和华北板块会聚地带,是著名的“索伦科尔缝合带”的所在地,前人曾提出该带由蛇绿混杂岩、深海放射虫硅质岩、混杂岩等组成,是西伯利亚板块和华北板块晚古生传早中生代的缝合带。本文对前人所说的“混杂岩”分布地区的晚石炭世-早二叠世地层进行了系统研究,根据岩性特征将前人所指“灰岩块混杂岩和“泥质杂基混杂岩分别理定为含滑塌堆积的硅泥质沉积和浊积岩,并测制了地层剖面。经过对地层剖面的分析,得出结论:满都拉地区晚石炭世一早二叠世的两套地层主体是有序和基本有序的。浊积岩具有连续发育的鲍玛序列。含滑塌堆积的硅泥质沉积的大部分是有序的,而小部分无序地层由清场堆积组成,基质与岩块均未变形,其中的岩块均为碎属岩和碳酸盐,属盆地内沉积岩;全部剖面从有序渐变为无序,且未见蛇绿岩组分的岩块。这些沉积特征不支持前人提出的索伦山地区存在混杂岩的观点。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