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汉代医简》中塞耳法浅析

摘要

中医外治法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常用的中医治疗方法之一.《黄帝内经》中早就提出了"毒药治其内,鑱石、针、艾治其外"的理论,现仅就《武威汉代医简》中塞耳法做一阐述.1武威汉代医简概述《武威汉代医简》(以下简称《武威医简》)是1972年11月在我国甘肃武威出土的一部汉代医简,成书于东汉早期,早于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晚于长沙马王堆出土的《五十二病方》,是迄今发现的我国最早的、内容最多的医药学原始文物之一.《武威医简》包括简78枚,牍14枚,其内容包括临床医学、药物学、针灸学及其他方面,治疗涉及内科、外科、骨伤科、妇科、男科及五官科病的医方,其完整性和丰富性超过了《流沙坠简》和《居延汉简甲编》,客观地反映了汉代的医药水平.《武威医简》中记载五官科方3首,涉及16枚医简,说明汉代的临床医学已经涉及到耳、鼻、眼、口腔等科目.本文就《武威医简》所记载外治法中有关塞耳法及其方药的临床应用情况加以整理和探讨。综上所述,可见塞耳法源远流长,是古代医家使用的外治法治疗耳聋病的一种常用方法,《武威医简》中记载的塞耳法是后世沿用此法的雏形,不仅对主治病证、用法有所记录,且详细记载了所用的治千金膏药方药物组成、制备、用量、用法,开创了塞耳法治疗耳聋病的先河,为后世塞耳法的进一步发挥和应用奠定了基础,具有非常珍贵的医学价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