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旱转暴雨天气诊断分析

摘要

2011年3月份以来,河南省降水持续偏少,气温偏高,日照偏多,3~4月全省平均降水量为26mm,比常年同期偏少68%,仅次于2000年和2001年同期,为1961年以来同期第三位最少值;而同期气温偏高1.1°C;日照时数偏多100小时,日照为1961年以来同期最多值.由于晴暖少雨,致使土壤失墒加快,旱情不断发展.据气象干旱综合指数监测,截止4月30日,全省都出现了轻-中度的气象干旱,西部和南部的部分地区达重旱. 本文主要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NCEP/NCAR 1°×l°全球再分析资料,通过气候学、天气学、动力诊断等分析方法,对这次久旱转雨的环流演变及暴雨期间的物理量场变化特征进行诊断分析。 2011年3月1日—5月8日,河南省遭受历史同期第三位干旱年份,前期干旱少雨时段,200hPa西风急流中心位置较偏南,南压高压位置也比较偏西偏南,后期随着南压高压主体逐渐的东伸北抬,200hPa西风急流中心位置也随之向东北方向移动。暴雨区位于南亚高压主体的东北象限与200hPa西风急流的西南象限强的高空辐散区内,与低空急流恰好互相耦合,次级环流较好的建立,为暴雨的产生除了提供强的垂直运动条件外,还为暴雨区提供了充足的水汽条件。 在本次干旱转雨期间AO指数及NAO指数都有较明显的变化,干旱期AO指数始终为正值,并且逐渐增强,4月上旬达到峰值,而后逐渐减小。两指数峰值大约出现在暴雨前的14天;由正值转为负值分别出现在暴雨发生前的10天和3天;本结论是否可以作为今后预报的参考还有进行大量的统计工作进一步验证。如果通过验证,在今后的预报中两指数结合起来用将对持续干旱转雨的预报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西风指数分析得出,降水多发生在波谷或由波谷向波峰转变时段内。通过西风指数变化趋势与降水天气发生时间的对比发现,降水多发生在波谷或由波谷向波峰转的时段内。本次暴雨出现在波峰过后第一个谷值后齣第20天,第二个谷值后的第5天,同时也是谷值向峰值转变期间。是否所有的前期干旱后期暴雨都有这样的特征还需要进一步探讨。用环流指数制作中期预报是对其他预报方法一种很好的订正和补充,具有较强的指示作用,对于转折性天气的判断亦很有效。 500hPa环流场特征显示,干旱期河南省以西到西北气流控制为主,暴雨期间南支槽明显发展,将孟加拉湾地区的水汽输送到河南省上空,另外贝加尔湖东侧有高压脊发展,其西部的低值系统加深并向东南方向移动影响我国,与南支槽同位相叠加共同影响河南省。本次过程显示,5月2日在51°N附近有分支产生,并且此次暴雨发生在分支后的第7天,这与文献统计的相当吻合。此方法对中期预报有很好的指示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