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第七届全国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学术讨论会 >贵州泥堡卡林型金矿床金的赋存形态与成因机制探讨

贵州泥堡卡林型金矿床金的赋存形态与成因机制探讨

摘要

泥堡卡林型金矿床紧邻峨眉山玄武岩,产出于凝灰岩分布区内。笔者挑选高品位原生矿石中的黄铁矿进行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金在原生矿石中以显微自然金颗粒和固溶体金的形式存在于黄铁矿中,显微自然金颗粒以矿物出溶的形式包裹于含金的含砷黄铁矿中,含金黄铁矿、含金的含砷黄铁矿与自然金颗粒呈包含结构共生。有关滇黔桂地区卡林型金矿床的成因机制,主要有岩浆成因模式和非岩浆成因模式两类。岩浆成因模式强调金矿化与浅成侵入体有关,金来自岩浆热液。非岩浆成因模式则强调成矿过程中天水和变质流体的作用。沉积成岩期的黄铁矿富含一定量的金,该金可能是由沉积碎屑(主要是凝灰质成分)带来,后在成岩过程中赋存于黄铁矿中。燕山期的岩浆构造活动形成了大量的热液,活化了地层中的成矿元素,沉积成岩期的黄铁矿发生改造,原沉积成岩期黄铁矿中的金发生富集、矿化。随着热液矿化作用的继续,金开始在含砷黄铁矿中达到饱和而析出,形成显微自然金颗粒并包裹于含砷黄铁矿中。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