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第七届全国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学术讨论会 >流沙山钼(金)矿床成因分析及成矿模型运用

流沙山钼(金)矿床成因分析及成矿模型运用

摘要

流沙山钼金矿床属于斑岩矿床,笔者认为,斑岩型钼金矿床其实是在斑岩型铜(钼)矿床基础上被含金热液穿插侵入形成的或者是斑岩型铜金以及铜钼矿床的叠加作用产生的这种矿床。流沙山钼(金)矿床位于内蒙西北方的哈萨克斯坦板块和塔里木板块的俯冲交界区,区内构造形迹主要为断裂构造,构造线方向以北西向为主,次为东西向,主要形成于华力西期。围岩蚀变分带性明显,有硅化、钾化、绢英岩化、绿泥石-碳酸盐化(青磐岩化带)其中钼金矿主要产在硅化带和钾化带中。通过分析矿床特征及矿床地质条件,认为成矿作用具有多期多阶段性,与连续的岩浆活动关系密切,而高中温热液期为主要成矿期,可分为两期五阶段。在流沙山钼金矿基础上运用已有的成矿模型,大胆的预测该地区或者周边会有铜矿或者铜异常有待发现。流沙山成矿区位于哈萨克斯坦板块和塔里木板块俯冲带,在大的背景上符合斑岩铜矿形成环境。流沙山钼金矿床除钼和金是高背景外,铜异常明显钼达到了65,铜达到55,这更让铜富集成矿成为可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