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陆1951-2005年霾的长期变化

摘要

霾的出现有重要的空气质量指示意义.而雾的记录,有明确的天气指示意义.由于经济规模的迅速扩大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大陆都市霾天气日趋严重.通过使用1951-2005年中国大陆743个地面气象站资料分析,对中国大陆霾、雾、轻雾的长期变化趋势有如下认识:霾的地理分布特点是,从1956年到1980年全国霾日都比较少,仅四川盆地和新疆南部超过50天;1980年代以后全国霾日明显增加,到21世纪初大陆东部大部分地区几乎都超过100天,其中大城市区域超过150天,与经济活动密切相关.就全国而言,12月和1月霾天气日数明显偏多,两个月霾日数的总和达到了全年的30%;9月霾天气日数最少,约占全年的5%.具有霾日增加变化趋势的站点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东部和南部,包括华北、黄淮、江淮、江南、江汉、华南以及西南地区东部,是我国东部一些经济和工业比较发达的地区.我国大陆雾日地理分布基本气候特征呈现东南部多西北部少的特点,冬半年雾日数多,夏半年少.各年代间的差异不明显.西南地区是我国雾日最多的地区,四川盆地一年有雾日20余天,华北平原和东北平原在冬春季节会出现严重的持续性浓雾天气.长江以南各省的轻雾日明显多于长江以北各省,1980年代以后轻雾日有明显增加.西南地区是我国轻雾日最多的地区,四川盆地一年有轻雾日100余天.

著录项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