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化马鹿场仔鹿毛球病防治体会

摘要

仔鹿毛球病是由于异食癖等原因,吞吃被毛,在胃肠道中形成毛球,引起消化道的综合病症.若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将会给马鹿养殖业造成较大的损失.我区马鹿养殖规模较大,每年所产仔鹿也较多.据调查,某鹿场1999年有仔鹿182头,8月中旬断奶,9月初陆续发生本病,前后共发病17头仔鹿(占仔鹿的9.3﹪),发病仔鹿先后死亡5头,造成不小的经济损失. 仔鹿毛球病多发生在断奶后.断奶前,母鹿由于营养缺乏或其他原因发生掉毛,毛掉在圈内未能及时清除,致使仔鹿误食吞入;断奶后,由于与母鹿隔离,仔鹿由原来吃母乳而突然改为吃草料,使其不能很快适应,致使仔鹿相互啃食体毛或互相在胯下寻找奶头时将毛吞入;另外,断奶后仔鹿改吃草料,缺乏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或营养成分比例不平衡,影响机体的吸收和利用,引起异食癖;或者由于皮肤病有痒症,啃咬被毛和吞吃被毛.鹿毛在瘤胃内不能消化,日积月累而滚转成球形成毛球.毛球由于在瘤胃的蠕动下刮伤瘤胃黏膜、堵塞真胃或肠道,即可表现出消化不良等一系列症状,造成肠胃功能减退而逐渐消瘦,最后衰竭死亡.发病仔鹿腹围明显增大,被毛逆立,渴欲增加而食欲减退,精神沉郁,呼吸困难,跑动时可听见肚子里有响水音,临床剖解可在瘤胃内发现毛球. 结合鹿场专业兽医的十多年经验,本文总结出几点防治办法以供参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