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第十三届全国矿床会议 >大兴安岭南段锡多金属成矿带矿床类型及其时空分布特征

大兴安岭南段锡多金属成矿带矿床类型及其时空分布特征

摘要

大兴安岭南段锡多金属成矿带在矿床类型方面,主要分为热液脉型、矽卡岩型、斑岩型,在主峰带上以矽卡岩型和热液脉型为主,在西坡带上以热液脉型为主,局部产出有矽卡岩型。刘建明等和叶杰等认为黄岗。在成矿时代方面,毛景文等认为大兴安岭南段地区在中生代经历过(20-160)Ma、140Ma左右和120Ma左右3期成矿作用,锡多金属矿床主要形成于140Ma左右,白令安等也认为该地区的铜锡矿床形成于(150~135)Ma。毛登锡多金属矿床的成岩成矿时代跨度同样较大,刘玉强、赵一鸣等测得矿区内与成矿关系密切的阿鲁包格山花岗斑岩全岩Rb-Sr等时线年龄为149Ma,此年龄多被后来众多学者引用作为毛登锡多金属矿床的成矿年龄,认为毛登锡铜矿床形成于燕山期。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