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保护,底线岂能失守

摘要

幼女性侵害的个案层出不穷,一次又一次直击人类道德底线.未成年人的保护面临着史上最严峻的考验,加强未成年人自身素质的培养,结合家庭教育,学校预防以及废除嫖宿幼女罪的规定刻不容缓.这是需要全社会重视的问题.但树立法律信仰的理念是防治违法犯罪的根本办法.法律规范行为,信仰约束思维.只有剔除人们每一个起心动念中的恶欲,才是从根源处为未成年人排除了隐患.缥宿幼女罪没有死刑的威慑,该罪名存在容易误导社会,导致严重社会问题发生,冲击了社会的最低道德底线。幼女,指未满14岁的女童,法律上这个年龄只算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与缥宿幼女罪名的设立前提完全不符。这个罪名不但给受到性侵犯的幼女贴上"卖淫女,标签-这是以国家法律之名对受害幼女进行再次伤害,且严重背离了"幼女无权处分性权利"的全球法制共识。以上各国家或地区的律条表明,对于奸淫幼女的行为,即便是受害人同意的,甚至是不知道被害人年龄的,均不作为免罪因素,从而彻底排除缥宿幼女可以例外的可能性。事实上,中国刑法在法理上认定:不满14周岁的幼女,在是否愿意与他人发生性关系问题上不具备同意与否的性生理、性心理能力,无论幼女的面相、体形看来是显小还是"成熟",不以她个人的意思为准。中国法律将缥宿幼女行为单独定罪,很显然与法理相悖。思维决定行为,信仰法律要求依法办事,这是行为;依法想事,这是思维。因此,法律规范了行为,信仰约束了思维。只有当道德更好的规范每个公民自身的行为,法律信仰深入民心,才能使法律更好的为基本道德秩序与最基本的道德底线保驾护航,充分发挥法律与道德两种调节功能,促进和谐社会的形成。只有从思想上使民众对法律怀有敬畏感,才能让法律更好的规范人们的行为,预防和减少对未成年人的伤害,实现对未成年人真正有效的保护。各个环节密切结合才能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立体保护网络。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