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2013年全国“海洋地质、矿产资源与环境”学术研讨会 >末次冰期盛冰期以来现代黄河三角洲埋藏古河道发育特征及其演化

末次冰期盛冰期以来现代黄河三角洲埋藏古河道发育特征及其演化

摘要

黄河三角洲地区存在埋藏古河道是不少学者的共识,但系统研究却很少.本文利用地质钻孔和高分辨率浅地层剖面技术,在沉积地层学和地震地层学的基础上,研究黄河三角洲地区末次盛冰期以来埋藏古河道的发育特征、流路及演化.结果表明:本区地层共分为六个沉积单元,对应四个沉积相,分别为三角洲相地层、黄骅海侵第一海相层、末次盛冰期第二陆相层和献县海侵第二海相层.古河流盛行于末次冰消期和8.8kaBP.在末次盛冰期,本区未发现古河道,有沙漠化迹象.冰消期黄河干流流经本区南部,表现为含江心洲的曲折河流系统,规模大,北部发现两个略小的顺直型古河道.海平面快速上升造成了古黄河流路的摆动和改道,在河道附近遗留了一些古洼地,之后这些河道被掩埋.到8.8kaBP,本区暴露,形成了分汊河道系统,这一系统规模小,数量多,持续时间短,未形成大范围的三角洲相地层,便被海水淹没.之后本区未见古河流发育,仅在现代黄河三角洲相地层下界面发现大量埋藏潮汐汊道.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