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中国人类学民族学2015年年会暨“‘一带一路’背景下的民族旅游发展”专题会议 >“一带一路”背景下桂林古桂柳运河及会仙湿地的边政丝路旅游文化价值重构

“一带一路”背景下桂林古桂柳运河及会仙湿地的边政丝路旅游文化价值重构

摘要

桂林古桂柳运河——相思埭,是唐长寿元年(692)在桂林漓江与柳州柳江之间广袤的岩溶湿地里,通过疏浚河道、人工开凿而成的古老运河.其首先作为"粮饷戈甲征南"的军事通道出现,随后成为"边藩使臣交通"、"惠贾通商漕运"、"泄洪排灌兴农"的粤西内河丝路而存在.它与桂林北面的秦凿兴安灵渠相互连通,并与南海江山岛唐凿潭蓬运河遥相呼应,成为管控西南、兴边稳边、沟通蕃外不可或缺的关键孔道,直至民国初年随着陆路交通的发达,逐渐淤堵断航而退出历史舞台,前后延续时间长达1300余年.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深入研究、科学认识、系统发掘和创新利用古桂柳运河及会仙湿地这一南方古代丝绸之路节点上的历史文化遗产和岩溶湿地人类共有生态家园自然遗产,已经显得非常必要而且急迫.目前在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过程中,对古桂柳运河及其周边会仙湿地的历史人文价值、自然生态价值和旅游文化价值的认识,多数学者已考虑到船游观光、湿地保护、风情展示、古迹游览、泄洪排灌等综合经济资源开发利用的益处,但尚未从国家战略、西南边政、地区稳定、民族团结、南海和平和人类共有精神家园的角度阐释其意义和内涵.本研究通过对古桂柳古运河及会仙湿地从秦汉时代到民国初年的重大事件和王朝国家战略等历史文献信息资源进行梳理,结合田野调查,阐释其作为"国家边政要道"和"岭南丝路咽喉",在"中国—东盟"时空背景大格局下的文化符号象征意涵,重构古桂柳运河及会仙湿地的旅游文化价值,试图为其纳入"一带一路"重大项目建设,提供学理依据和决策参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