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第六届全国矿床会议 >我国主要钼(铜)成矿带的铼-锇年龄及成矿时、空演化

我国主要钼(铜)成矿带的铼-锇年龄及成矿时、空演化

摘要

该文将中国钼和铜-钼矿床归属于7个主要成矿带,并据其中典型矿床的辉钼矿Re-Os年龄,阐明所述矿带和矿床的时、空演化特征:东部隶属太平洋构造域的燕辽、东秦岭、长江中下游、赣东北和湘南成矿带的成矿高峰期为燕山期(189×10<'6> ̄106×10<'6>a);古亚洲构造域的多室山矿带成矿时代为加里东期(512×l0<'6>~409×10<'6>a)。西部金沙江-红河成矿带主要是喜山期(36×10<'6>a左右)成矿。燕辽和东秦岭两个钼矿带的成矿作用分别有从燕山早期(189×10<'6>~177×10<'6>a)到中晚期(148×10<'6>~134×10<'6>a)和从148×10<'6>~138×10<'6>a的自东向西迁徙趋势;长江中下游铜-钼矿带的成矿作用自西北→东南呈燕山中晚期(141×l0<'6>a)→晚期(106×l0<'6>a)的趋势。这同3个成矿带内与成矿有关花岗岩类侵位的相应先后次序大体相吻合。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