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2004年全国岩石学与地球动力学研讨会 >苏鲁造山带超高压变质岩的差异折返:流体包裹体证据

苏鲁造山带超高压变质岩的差异折返:流体包裹体证据

摘要

自从在大别-苏鲁地区榴辉岩中发现柯石英和金刚石以来,这一高压-超高压变质带吸引了国内外众多地质研究者的强烈关注.由于榴辉岩中有含水相矿物的存在,如斜黝帘石、多硅白云母、菱镁矿、滑石等,可以认为流体在超高压变质演化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利用同位素、热力学平衡计算流体活度等间接方法可以对板块俯冲和折返过程中的变质流体进行研究,但高压-超高压变质矿物和脉体中捕获的流体包裹体则是目前唯一能直接观察变质流体相组成的手段,而受到人们的重视.近年来,Xiao等(2000;2002)、Fu等(2001;2002;2003)、范宏瑞等(2002)、沈昆等(2003)及Fan等(2003)对大别-苏鲁地区高压-超高压变质岩矿物中流体包裹体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在这一变质过程中流体的性状及演化,但他们的主要研究对象多集中在大别山地区,而对苏鲁(特别是北苏鲁)地区很少开展研究或未涉及.本文利用岩石学、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和拉曼光谱等方法,对南、北苏鲁具有不同折返史的高压、超高压变质岩中的流体包裹体进行对比研究,进而探讨折返过程中变质流体的演化.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