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北京中医药学会2015年度学术年会 >'老十针'为主治疗颈性眩晕临床观察

'老十针'为主治疗颈性眩晕临床观察

摘要

颈性眩晕是指由于颈椎疾病导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而出现以眩晕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疾病.其主要临床表现为眩晕、颈肩部疼痛、恶心、心慌等,是影响人们身心健康的常见病,近年来随着信息化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增快,呈现年轻化的趋势.临床上以保守治疗为主,为减少药物的副作用,针灸治疗具有独特的优势.笔者在临床中以"老十针"为主针刺治疗颈性眩晕,取得满意效果.颈性眩晕是指椎动脉的颅外段受颈部病变影响导致血流障碍引起的眩晕综合征,多数学者认为颈性眩晕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后循环缺血)相关。有报道认为颈动脉狭窄所致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之,故对颈性眩晕的治疗不仅解除患者的病痛,还有预防中风的作用。颈性眩晕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其结果都是导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以致脑干、小脑及前庭系统缺血而引起眩晕,目前西医治疗方法是尽快消除或缓解患者眩晕症状,常用药物有抗胆碱能药物、钙通道阻滞剂和前庭神经镇静剂等,但药物的效果不确定和所带来的副作用让患者不愿选择;病情严重的手术治疗,手术所面临的风险和疗效不确定性同样在临床应用中受到一定的限制。非药物疗法对于颈性眩晕具有较好的疗效,且副作用少,针灸作为重要的非药物疗法治疗之一,临床上治疗颈性眩晕效果显著。目前针灸治疗颈性眩晕方法多样,有体针、头皮针、腹针、平衡针、刺络放血以及针药结合等,以局部取穴、远端配穴或特殊针法改善椎动脉供血从而改善眩晕症状,但眩晕在颈椎病中虚多实少,故常规针刺治疗患者病情易出现反复,其远期疗效欠佳。通过以老十针为主针刺健脾胃、调中气治疗颈性眩晕是治痛求本的具体体现。今后尚需以老十针为主针刺治疗进行大样本的临床疗效观察和相关基础理论研究,探索其内在机制以期与国际高水平研究接轨。这是一种疗效确切、副作用小的治疗方法,为颈性眩晕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