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全国围手术期中西医结合研究专题研讨会 >丹参注射液治疗梗阻性肾病的实验研究

丹参注射液治疗梗阻性肾病的实验研究

摘要

目的:梗阻性肾病解除梗阻后如何保护肾功能、促进肾功能的恢复尚缺乏疗效确切的方法.中医认为梗阻后肾组织出现的病理改变符合"血瘀证"的特点,"瘀"是本病病机的关键,活血祛瘀是治疗要法.本研究通过动物实验,模拟临床发病特点,建立梗阻性肾病动物模型,在此模型的基础上评价活血祛瘀药的代表药丹参注射液的疗效,分析其可能的作用机理. 方法:选取新西兰大白兔3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组6只)、造模组(B组8只)、丹参组(C组8只)、肌苷组(D组8只).A组只游离输尿管不阻断,B组、C组、D组行双侧输尿管部分阻断.梗阻14天后解除梗阻.C组予丹参注射液,用量:6g/kg.D组予肌苷注射液,用量:100mg/kg(原药液加注射用水稀释至0.1g/4ml).其余两组予生理盐水4ml/kg.用法均为腹腔注射,1次/日,共用药14天.分别于造模前、解除梗阻前、治疗14天后抽血查:血肌酐、血尿素氮.并于末次抽血后处死各组兔子,提取肾脏组织行病理检测,并估算肾间质损害程度.另外,整个实验过程动态观测兔子的体重变化. 结果:梗阻14天后,B、C、D组的体重下降,血肌酐、血尿素氮上升,均较梗阻前及A组有显著差异(p<0.01或p<0.05),B、C、D组间血肌酐、血尿素氮水平无差异(p>0.05),说明造模成功,组间具有可比性.解除梗阻并治疗14天后,B、C、D组的体重仍低于A组(p<0.01),C、D组的体重高于B组(p<0.05),C、D组间体重无差异(p>0.05).B、C、D组血肌酐、血尿素氮水平较解除梗阻前下降(p<0.05),C、D组的下降幅度好于B组(p<0.05),A、C、D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病理方面B、C、D组均有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肾小管扩张,间质有炎症细胞浸润,间质内见程度不同的出血灶,其中B组病变情况较为明显.A组肾小管排列紧密,整齐,小管间质内无炎症细胞浸润.肾小管间质病变程度B、C、D组均较A组明显(p<0.01或p<0.05),C组轻于B、D组(p≤0.05,B、D组间无统计学差异. 结论:丹参注射液在梗阻性肾病解除梗阻后,能促进肾功能的恢复.其作用途径与缓解肾间质纤维化病变有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