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全国高强与高性能混凝土及其应用专题研讨会 >高性能膨胀混凝土(HPEC)的界面结构研究

高性能膨胀混凝土(HPEC)的界面结构研究

摘要

为了了解混凝土增强、改善耐久性的机理,有必要考察混凝土结构和组成相的行为.从复合材料的观点,普通素混凝土可被视为三相材料,即含有水泥浆体、骨料、浆体与骨料之间的界面过渡区(interfacialtransitionzone,简称ITZ)这三相.关于混凝土的ITZ已有很多研究.通常认为,ITZ是一个富水区域,厚度约20-100μm,该区域W/C高,孔隙率大,CH和AFt多且结晶颗粒大,C-S-H凝胶中Ca/Si高,CH呈结晶取向.有时浆体-骨料边界存在裂缝.SEM图象分析可看到ITZ内存在孔隙率变化梯度:孔隙率随着离骨料表面的距离增大而降低.由于内泌水和影响水泥颗粒有效堆积的"墙壁"效应,新拌混凝土的骨料周围填充了水分.这是导致ITZ特殊组成和微结构的主要原因.本文研究高性能膨胀混凝土(HPEC)的界面结构:一、测试界面结构的HPEC胶凝材料组成,二、各样品界面相和本体相的XRD对比,三、各样品界面过度区的SEM分析,四、结论。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