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助生育技术胎儿心血管重塑研究

摘要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辅助生育技术(ART)受孕胎儿与自然受孕胎儿的心脏形态、心脏功能、血流动力学进行对比,探究ART受孕胎儿是否存在心血管重塑.rn 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1月于本院进行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的ART孕妇与自然受孕孕妇各35例,ART孕妇平均年龄(34.0±5.1)岁,平均孕龄(25.4±1.8)周,自然受孕孕妇平均年龄(32.3±3.4)岁,平均孕龄(25.3±1.9)周,孕龄均为校正后胎儿实际孕周.记录两组病例的一般资料及围产期资料.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两组病例均测量如下数据:生物学指标包括大脑中动脉及脐动脉;心脏形态指标包括左、右心房面积,左右心室球形指数,左心室游离壁厚度、室间隔厚度、右心室游离壁厚度,动脉导管内径及主动脉峡部内径,主动脉内径,肺动脉内径;心脏功能指标包括:左心室缩短分数,心率,左右心输出量,二尖瓣环位移,三尖瓣环位移,左心Tei指数,二尖瓣及三尖瓣E/A值,二尖瓣及三尖瓣E峰减速时间,左室等容舒张时间;血流动力学指标包括肺静脉、下腔静脉、静脉导管、主动脉弓流速、动脉导管弓流速.ART组测量数据与自然受孕组测量数据采用成组设计t检验对比分析.rn 结果:两组孕妇的一般资料特征较为相似,但ART组孕妇妊娠综合症和多胎妊娠的出现几率较高.两组在生物学指标方面没有明显的差异,但ART组胎儿表现出了心血管系统重塑显现,包括心脏增大,左房面积增大(131.48±42.87,P=0.004)、右房面积增大(130.60±46.96,P=0.004);球形,左室球形指数减低(1.74±0.29,P=0.012)、右室球形指数减低(1.43±0.26,P=0.003);室壁增厚,左室游离壁厚度增加(2.63±0.31,P=0.028)、室间隔厚度增加(2.59±0.26,P=0.002)、右室游离壁厚度增加(2.61±0.26,P=0.045),动脉增宽,主动脉增宽(4.64±0.95,P=0.0 11),肺动脉增宽(5.67±1.30,P=0.022);心脏收缩及舒张功能降低,左室FS减低(35.51±4.52,P<0.001)、左室Tei指数减低(0.38±0.11,P=0.001)、二尖瓣瓣环位移减低(3.04±0.36,P=0.009)、三尖瓣瓣环位移减低(3.58±0.44,P=0.009)、二尖瓣E峰减速时间降低(0.0260.099,P<0.001)、三尖瓣E峰减速时间降低(0.024±0.007,P=0.027);心房压力增加,下腔静脉A波加深(-9.23±2.40,P=0.022).rn 结论:ART孕育的宝宝在胎儿期就已经表现出心血管系统重塑,在早期发现这一改变,能够给临床的早期干预提供重要依据.且应探索检测及改善ART心血管系统重塑的策略.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