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全国第四次火山学术研讨会 >安徽铜陵岩浆岩中辉长质岩石包体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安徽铜陵岩浆岩中辉长质岩石包体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摘要

安徽铜陵地区地处长江中下游铜、铁、硫、金成矿带的中部.区内出露有大量中性和中酸性-酸性岩体.这些岩体大小多为0.5~5平方公里,在时间上和空间上与层控夕卡岩型的Cu-(Au)矿床密切相关.作者在其中的老庙基、小铜官山和白芒山岩体中采集到了3个辉长质岩石包体.包体的形态为椭圆形和不规则形等,大小一般在5~40cm.有时可见包体尾部被寄主岩浆冲碎或被寄主岩细脉贯穿的现象,显示此类包体结晶较早.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