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2014年中国临床药学学术年会暨第十届中国临床药师论坛 >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儿童患者抗凝药物的药学监护

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儿童患者抗凝药物的药学监护

摘要

随着血栓栓塞性疾病在儿童中发病率的上升,抗凝药物在儿童疾病中被广泛应用.抗凝药物在儿童中主要被用于以下几种情况: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先天性高凝状态、蛋白C或蛋白S缺乏的纯合子、动脉血栓栓塞性疾病、川崎病、心脏瓣膜修复术后、持续血液透析、溶血尿毒综合征等.目前,抗凝药物按照用法主要分为静脉用及口服两种,静脉用抗凝药物主要包括肝素和低分子肝素,口服抗凝药主要为香豆素提取物,如华法林、醋硝香豆醇、苯丙香豆素等维生素K拮抗剂.上述药物在有效性得到肯定的同时,也有其局限性:出血发生率高,药物代谢动力学不稳定,易发生药物食物相互作用等,从而使其临床应用受到明显限制.因此对于儿童患者来说,使用抗凝药物最好制定个体化的用药方案,充分发挥临床药师在安全用药中作用.在临床实际工作中,溶栓抗凝治疗往往会伴随着出血的风险,如何能有效地溶栓、抗凝、防止新血栓形成,同时又避免出血,是用药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监护方面,尤其是对于易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华法林来说更是如此。华法林最主要的不良反应是出血,严重的出血可危及患者的生命,因此临床以凝血酶原时间PT及INR值监测华法林的有效浓度,同时还要关注患者的身体情况,比如是否有癖点、是否会出现口腔勃膜及鼻腔的出血等等。一般来说,INR值维持在2-3之间为宜,这样能在保证疗效的基础上最低限度地减少出血的风险。总而言之,在使用华法林的过程中,如果能进行个体化给药同时定期进行凝血指标监测,对患者来说,是最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