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17例临床分析

摘要

目的:探讨影响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预后的临床指标,为SFTTS危重病例的病程变化、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提供参考依据.rn 方法: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从2012年5月至2014年7月收治17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症确诊病例.收集17例患者的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并发症、体检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痊愈组和危重组入院时以及入院3天时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应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影响SFTS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rn 结果:老年男性患者出现精神神经症状、肝功能明显异常、凝血功能明显异常提示病情危重,预后极差.SFTS患者AST、ALT明显升高,AST 539 U/L(229.73,545.4 U/L)(r=0.597,p=0.015)是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血氨升高提示严重的肝脏功能损伤,常常合并神经系统症状,表现为烦躁、谵妄、不自主的四肢颤动.SFTS患者出现血小板显著下降,口腔溃疡/牙龈出血,消化道出血提示病情危重;PLT 24.88 109/L(12.75,35.00)(r=0.557,p=0.005)或者APTT 86.06 s (66.88,114.18 s)(r=0.798,p=0.001)或者D-二聚体9.79 mg/L (4.09,16.51 mg/L)(r =0.597,p=0.015)是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rn 结论:入院3天的AST、WBC、PLT、APTT、D-二聚体是影响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