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第八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暨第十三届海峡两岸肿瘤学术会议 >口腔颌面-头颈部鳞癌分子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口腔颌面-头颈部鳞癌分子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摘要

口腔颌面部鳞癌是该部位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类型,约占90%.为了阐明其发生病因,发展诊断治疗的有效技术和方法,人们对其分子发病机制的探索研究一直没有停止过.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尤其是分子发病机制的阐明,将为该类疾病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分子靶点,对生存率和生存质量提高有重要影响.从最早期的FISH,LOH检测方法,到RT-PCR,real-time PCR,Westernblot等单基因表达检测方法;发展到现在的基因芯片、蛋白芯片、第二代测序、全基因测序等多基因表达水平检测技术。基因功能的研究也从细胞单基因的沉默、过表达,到现在的基因敲除和转基因模式动物的基因功能体内研究。随着生命科学研究技术和手段的发展,口腔领面部鳞癌发生和发展的分了机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析和部分阐明,为该类肿瘤诊治新技术发展提供了分子基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