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中国动物学会鸟类学分会第九届学术研讨会 >北京地区洞巢鸟类群落结构及繁殖生态研究

北京地区洞巢鸟类群落结构及繁殖生态研究

摘要

2006年6-7月,2007年4-8月,采用样线调查法、截线法和栖息地取样技术,在北京小龙门林场对洞巢鸟类群落进行数量调查,并在小龙门地区悬挂人工巢箱,对北京地区洞巢鸟群落结构及繁殖生态进行研究。rn 在小龙门地区共计调查到18种洞巢鸟类,其中优势种类为黄腹山雀(Parus venustulus)、褐头山雀(Parus montanus)、普通(币鳥)(Sitta europacea),分别占总数的32.8%,17.8%和12.8%。经分析小龙门地区洞巢鸟类群落多样性指数H'=2.16,均匀度指数J=0.747,结果说明小龙门地区洞巢鸟类群落维持着较高的多样性水平,群落中鸟类分布结构合理,当地的生态恢复工程取得了一定的成果。rn 在小龙门地区找到自然巢、人工巢一共40个,其中普通(币鳥)的巢有8个,褐头山雀的巢有12个,白眉姬(翁鳥)的巢6个。研究发现各种洞巢鸟对洞巢的选择有差异:普通(币鳥)、褐头山雀、黑头(币鳥)(Sitta villosa)偏爱啄洞型洞巢;煤山雀(Parus ater)、沼泽山雀(Parus palustris)、大山雀(Parus major)利用啄洞巢的同时,也利用结洞和裂洞巢;白腹蓝姬(翁鳥)(Cyanoptilacyanomelana)、冕柳莺(Phylloscopus coronatus)多选择缝隙及土崖穴;黄腹山雀大多营地面土穴巢;而北红尾鸲(Phoenicurusauroreus)适应性特强,可在许多种环境种筑巢。同时研究发现初级洞巢鸟往往较次级洞巢鸟先进入繁殖期,这与次级洞巢鸟不能啄洞相关。同一科中的洞巢鸟在繁殖时间和对巢的选择类型上有差异:普通(币鳥)和黑头(币鳥)在繁殖时间上有明显分化,相差一个月左右。白眉姬(翁鳥)(Ficedula zanthopygia)和黄眉姬(翁鳥)(Ficedula narcissina)虽然繁殖时间相差较小,但在巢位选择上有明显差异,白眉姬(翁鳥)只利用小口的洞巢,黄眉姬(翁鳥)却利用大口的洞巢。由此说明洞巢鸟尽管都利用洞巢这个共同的资源,但在繁殖时间和洞巢选择类型上均有差异,可以说洞巢鸟类在生态位上是有分化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