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中华中医药学会心病分会2016年学术年会 >中医药干预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细胞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

中医药干预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细胞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

摘要

本文以信号通路的线索对相关中药抗AS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的病因及发病机制极为复杂,介导细胞因子生物学活性的信号通路在AS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诸如核转录因子-kappa B、MAPK信号转导通路、转化生长因子-β1/Smads信号通路、JAK/STAT信号通路、PI3K/Akt通路、泛素-蛋白酶体通路、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Rho/Rho激酶信号通路。文献研究表明中药抗AS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笔者依据研究基础并结合临床经验,提出“补肾调肝降浊法”治疗AS。其依据如下:AS除与全身性疾病所致(继发性血脂异常)外,多由于遗传基因缺陷或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引起;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内寄真阴真阳,肾精不足,不能滋养血脉则血脉不畅,肾水不能涵养肝木,则肝失调畅,肝主疏泄失司,加之久坐不动,或饮食失节,脾之运化功能亦失调,导致水液代谢失调、痰瘀内生而导致AS,从现代医学看:血脂异常的治疗也是从肝入手。脾之运化功能失调,酿生痰浊;饮食不能生精则化为痰浊,痰浊瘀滞经脉,经脉不畅,发为脉痹及AS。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