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全军生物医药博士后论坛 >小鼠胚胎背主动脉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的迁移特性

小鼠胚胎背主动脉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的迁移特性

摘要

人们对间充质干细胞(MSC)在早期胚胎的发育规律及迁移特性知之甚少,由于小鼠MSC分离和培养困难,对其了解更少。我们通过优化培养和诱导分化条件,从E11.5小鼠胚胎DA(dorsal aorta)分离得到真正的MSC,简称为DA-MSC,具有均一的免疫表型(CD31-F1k1-CD45-CD34-CD11b-F14/80-CD44+CD29+CD105+Scal+),表达周细胞的标记(α-SMA+NG2+PDGFRα+PDGFRβ+),具有向脂肪、骨、软骨三系分化的功能。有趣的是,在DA—MSC出现后24 h,E12.5的循环血同样也具有三系分化功能的MSC,提示MSC作为造血干细胞(HSC)的微环境细胞,是否也像HSC在血管下产生模型(Bubaortic generation model)显示的那样,具有迁移的特性,能够穿越内皮,进入血液循环,进而迁移到其他造血位点呢?我们通过体外Transwell迁移实验,发现E12.5胚胎循环血、内皮细胞条件培养液能够显著地趋化DA-MSC的迁移,并发现主要通过PDGF和TGF的受体介导的通路影响其迁移,而bFGF的受体介导的通路不影响迁移。rn 进一步发现下游的JNK和AKT通路能够影响循环血、内皮细胞和PDGF-BB介导的迁移,而ERK和P38通路不起作用。同时我们发现这些通路在循环血介导的人DA—MSC的迁移中的作用保守。在小鼠DA区发现MSC和PDGF—BB通路在DA-MSC的迁移中发挥重要作用,为下一步利用PDGFRb-Cre的小鼠研究间充质干细胞的发育起源、体内迁移以及DA-MSC与成体骨髓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的亲缘关系建立了良好的基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