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第十届全国矿床会议 >豫西雷门沟斑岩钼矿床围岩蚀变特征及其意义

豫西雷门沟斑岩钼矿床围岩蚀变特征及其意义

摘要

@@华北陆块南缘熊耳山地区是东秦岭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的研究认为东秦岭成矿带可以划分为233~221 Ma,148—138 Ma,131—112 Ma三个成矿期(Mao ct al,.2008;2010)。雷门沟钼矿床形成于(132.4±1.9)Ma(李永峰等,2006)。是熊耳山地区的重要的大型斑岩型钼矿床,在成矿时间上和空间上与该区金-银-铅锌多金属矿床密切相关,共同构成东秦岭成矿带的第3期成矿事件。本文在野外详细观察矿床地质特征基础上,总结出了霄门沟斑岩钼矿床的围岩蚀变特征及其空间分布规律,初步讨论了雷门沟钼矿床蚀变机制,对于进一步研究该矿床具有指导作用,同时,对于建立熊耳山地区的钼多金属成矿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