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第六届北京五洲心血管病研讨会 >缺血性J波的机制与临床意义

缺血性J波的机制与临床意义

摘要

正常情况下,心室肌除极方向由心内膜面向心外膜面进行。复极时由于受压力和温度等因素的影响,由心外膜面向心内膜面进行。结果后除极的心肌反而先复极。最后除极和最早复极的过程存在一定的过渡区,持续时间约10娜,在体表心电I蛩上表现为QRs波群与sT段交界处的一个转折点.巳口J点(Jpoint)。J点通常位于基线水平,标志着心室除极的结束和复极的开始。某些生理或病理情况下。过渡区增宽,即出现J点从基线偏移,形成具有一定幅度和宽度的顿挫波,称为J波(Jwave),表现为拱顶状或驼峰状,多位于R波的降支或终末。rn J波在中国健康人群中的检出率为7.26%,男性显著高于女性(10.s2%~k1.89%,P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