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半球切除术前后的脑电图特点及临床意义

摘要

目的:探讨大脑半球解剖切除术前后发作间期与发作期的脑电图表现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结自2006年10月至2009年10月行大脑半球解剖切除术的30例患者,结合临床病史资料、脑磁共振成像(MRI)和PET对其发作间期、发作期的脑电图(EEG)以及大脑半球切除术后半年复查的EEG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结论:EEG对大脑半球病变患者手术前定位诊断及预后判断都有一定的价值,但分析大脑半球病变患者头皮EEG时,要考虑到两侧大脑结构的绝对不对称性。当出现双侧癫痫样异常放电时,不排除行大脑半球切除后可以获得良好的预后,如Rasmussen脑炎。在大脑半球病变患者中不能仅依靠EEG发作期单侧起源定位,一定要结合影像学、发作时症状综合评价,因为几乎有50%的患者瘫痫样异常放电表现在病损对侧,影像学更具评估价值。然而另一方面,当出现双侧独立异常放电时,不能排除存在双侧致痫灶的可能性,特别是当发作起源点不在患侧时,手术要特别慎重。总之,经评估定位诊断已明确,患侧半球已不存在重要或特殊功能,应尽早手术治疗。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