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相关文献在1993年到2022年内共计805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临床医学、中国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43篇、会议论文43篇、专利文献226184篇;相关期刊317种,包括中国免疫学杂志、国际检验医学杂志、实用临床医药杂志等; 相关会议34种,包括2016年《中国医院药学杂志》学术年会、冯兴华教授行医五十周年学术思想研讨会、第七届国际中医风湿病学术大会暨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九届风湿病学术大会等;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相关文献由2133位作者贡献,包括吴斌、曾小峰、赵岩等。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43 占比:0.33%

会议论文>

论文:43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226184 占比:99.65%

总计:226970篇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发文趋势图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

-研究学者

  • 吴斌
  • 曾小峰
  • 赵岩
  • 董振华
  • 薛鸾
  • 陶庆文
  • 张奉春
  • 李梦涛
  • 宣磊
  • 张文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孙龙吉; 屈祥科; 陶庆文; 罗静; 张馨妍; 王建明
    • 摘要: 目的:探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伴焦虑抑郁状态患者的中医证素特点并分析焦虑抑郁状态的相关因素。方法:纳入2019年2月1日~2021年7月31日于中日友好医院中医风湿病科住院及门诊就诊的pSS患者160例。采用宗氏抑郁自评(SDS)评估抑郁状态、宗氏焦虑自评(SAS)评估焦虑状态,并对患者分组。采集患者的中医证素、免疫学指标、中西医症状评分等,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相关因素分析。结果:160例患者分为焦虑抑郁组(56例)、对照组(65例)、单焦虑组(21例)和单抑郁组(18例)。其常见的中医证素为阴虚证、气虚证、气滞证;pSS伴有焦虑状态或/和抑郁状态患者的气滞证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焦虑抑郁、单焦虑、单抑郁组与西医症状高评分相关(OR=2.705、1.176、2.348,均P<0.05);与中医症状分级量化指数相关(OR=2.080、1.813、1.757,均P<0.01)。结论:约60%的pSS患者伴有焦虑和/或抑郁状态;焦虑抑郁状态与症状评分、中医症状分级量化指数均可能相关。
    • 楼蒙妮; 李延萍; 吴斌
    • 摘要: 目的:研究撤热存津颗粒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的临床疗效及对外周血Th17/Treg细胞免疫平衡的影响。方法:选取阴虚燥热证pSS患者27例为pSS组,2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对入组的pSS患者予口服撤热存津颗粒治疗,3个月为1个疗程,比较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欧洲抗风湿病联盟干燥综合征患者报告指数(ESSPRI)评分、腺体功能SchirmerⅠ试验、唾液流率、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免疫球蛋白的变化,外周血Th17细胞和Treg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例、Th17/Treg及IL-6、IL-17A的浓度差异。结果:入组时pSS组的IL-6、IL-17A、Th17、Th17/Treg均高于对照组(P0.05)。pSS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ESSPRI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20例pSS患者治疗达到有效,治疗后IL-6、IL-17A、Th17、Th17/Treg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Treg明显升高(P<0.05)。结论:撤热存津颗粒的临床疗效可能与调节pSS的Th17/Treg免疫平衡有关,通过下调pSS患者外周血IL-6、IL-17A的含量,抑制Th17细胞的生成并促进Treg细胞的分化诱导Th17/Treg细胞恢复免疫平衡。
    • 谷建美
    • 摘要: 目的探讨甲泼尼龙联合艾拉莫德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本院收治的84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予以甲泼尼龙联合硫酸羟氯喹治疗,研究组采用甲泼尼龙联合艾拉莫德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免疫球蛋白水平、干燥程度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7.62%)高于对照组(7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A(Ig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研究组IgG、IgM、IgA水平分别为(6.42±1.55)g/L、(1.39±0.77)g/L、(1.47±0.56)g/L,均低于对照组的(12.23±2.11)g/L、(2.33±0.82)g/L、(3.02±0.84)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干燥综合征自我感受评分(ESSPR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研究组ESSPRI评分为(2.75±0.81)分,低于对照组的(4.66±1.2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甲泼尼龙联合艾拉莫德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能够降低其免疫球蛋白水平,改善干燥程度,且安全可靠。
    • 周晶晶; 马淑梅
    • 摘要: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rimary sjögren’s syndrome, pSS)是一种以中年女性好发的全身性炎性自身免疫系统疾病,病程缓慢,以口干、眼干为常见症状,也可累及其他脏器引起多系统损害。pSS的慢性炎症和免疫异常被报道与心血管事件风险增加有关。因此,pSS引起的心血管病变逐渐被临床重视,超声心动图是检查心脏首选的无创且快捷的方式,各种超声新技术的出现也为早期发现pSS引起的轻度或亚临床状态的心脏损害提供了重要的检测意义。
    • 梁爽; 姚胜; 高紫欣; 谷三炜; 姜振宇; 马宁(指导)
    • 摘要: 目的:系统评价艾拉莫德(T-614)与羟氯喹(HCQ)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CBM、VIP、WanFang Data和CNKI数据库,从建库至2020年12月间有关T-614和HCQ治疗pSS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由两名研究者采用方法学质量评价标准进行文献质量评估,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2个RCT,包括1004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T-614组在提高治疗总有效率[RR=1.23,95%CI(1.16,1.31),P<0.00001],降低ESSDAI评分[MD=-1.94,95%CI(-2.25,-1.33),P<0.00001],降低ESSPRI评分[MD=-2.16,95%CI(-2.98,-1.34),P<0.00001],提高Schirmeri试验数值[MD=2.09,95%CI(1.62,2.56),P<0.00001],提高唾液流率[MD=0.39,95%CI(0.29,0.49),P<0.00001],降低IgG[MD=-2.96,95%CI(-3.55,-2.37),P<0.00001],降低ESR[MD=-5.67,95%CI(-8.02,-3.33),P<0.00001],降低RF[MD=-4.53,95%CI(-5.80,-3.25),P<0.00001],升高PLT[MD=11.29,95%CI(7.53,15.06),P<0.00001],降低CD19+CD27+B细胞百分率[MD=-0.04,95%CI(-0.06,-0.02),P<0.0001],降低ACL[MD=-0.33,95%CI(-0.50,-0.16),P<0.0001]方面均优于HCQ组。T-614组与HCQ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69,95%CI(0.47,1.00),P=0.05]。结论:当前证据表明,T-614联合甲泼尼龙治疗pSS的疗效优于HCQ联合甲泼尼龙。二者安全性相当。由于本研究受到纳入文献的数量和质量影响,结论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仍需大量高质量的研究加以证实。
    • 吴斌
    • 摘要: 目前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诊断仍然依赖于侵入性小涎腺活检手术,常导致其早期诊断异常艰难,因此筛选特定生物标志物可能对pSS诊断和个体化治疗极为有益。本文回顾传统标志物及与B细胞活化和表观遗传相关的新标志物,并综述组学标志物研究进展。尽管生物标志物前景较好,但其可靠性仍需扩大样本量进行验证。
    • 刘丽; 邵勤; 李延萍; 吴斌
    • 摘要: 目的:评价涎腺超声作为中医药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临床疗效指标的可行性。方法:选取30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为治疗组,15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筛选2组间涎腺超声的差异性指标。治疗组给予4个月的撤热存津颗粒治疗,从中医证候积分、欧洲抗风湿病联盟干燥综合征患者报告指数评分(ESSPRI评分)、欧洲抗风湿病联盟干燥综合征疾病活动度评分(ESSDAI评分)、红细胞沉降率(ESR)、唾液流率和超声等评价撤热存津颗粒的临床疗效。将涎腺超声与中医证候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治疗组与正常对照组的腮腺、颌下腺体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涎腺体回声总分、腮腺评分、颌下腺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88.00%,ESSPRI评分总有效率为80.00%。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ESSPRI评分、ESSDAI评分、唾液流率、ESR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 < 0.05)。涎腺超声评价总有效率为84.00%,治疗前后涎腺超声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经Spearman秩相关分析涎腺超声(回声)疗效与中医证候疗效呈正相关(P < 0.05)。结论:将涎腺超声(回声)用作原发性干燥综合征中医药疗效评估手段是可行的。
    • 李荣良; 李卫勇; 秦松林; 齐堉潼; 张皓
    • 摘要: 目的:探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合并郁病中医辨证施治特点。方法: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合并郁病发病率较高,西药治疗该病的效果不甚理想,且副作用较多,中医对该病的研究报道也比较少。笔者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经验总结中医辨证施治该病的特点。结果:本病的病因与情志相关,其病机为脏腑虚损,气机不利。辨证要点为辨脏腑、辨虚实、辨气血阴阳津液。以补益脏腑,调畅气机为基本治则。结论:该病辨证施治应坚持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充分发挥中医药辨证施治的优势,标本兼治,会收到满意的临床效果。
    • 梅寒颖; 刘炬; 汤曾耀; 胡玲; 江敏; 石春红
    • 摘要: 目的探究阴虚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的中医治疗效果。方法选择pSS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专方组、辨证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专方组采用一贯煎治疗,辨证组于一贯煎基础上加减治疗,对照组采用1/10剂量的一贯煎安慰剂治疗。对比3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干燥综合征(SS)患者报告指数(ESSPRI)、SS疾病活动指数(ESSDAI)、安全性(治疗期间肝、肾、心、肺功能及尿常规是否异常)。结果辨证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专方组及对照组(P<0.05或P<0.01);辨证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ESSPRI、ESSDAI均低于专方组及对照组,唾液流量大于专方组及对照组,泪膜破裂时间长于专方组及对照组(均P<0.05);3组治疗期间肝、肾、心、肺功能及尿常规均未见明显异常。结论一贯煎辨证治疗pSS可获得确切效果,患者各临床症状均得到有效改善,安全可靠。
    • 姜小芳; 李晓朋; 钟新林
    • 摘要: 目的:分析中医药治疗干燥综合征气阴两虚证的用药规律。方法:通过检索中国知网收录的中医药治疗干燥综合征的组方,建立数据库,运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3.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筛选出的124个处方中涉及223味药,出现频次25次以上的中药有19味,以药性微寒、味甘、归肺经者为多。最常使用的4类中药是补气药、养阴药、清热药、活血药。进一步研究得到高频药对30个、药物组合26个、新处方13个。结论:本次研究分析了中医药治疗干燥综合征气阴两虚证的用药规律,为临床中医药防治干燥综合征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