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单核细胞

单核细胞

单核细胞的相关文献在1980年到2023年内共计3000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基础医学、肿瘤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571篇、会议论文69篇、专利文献107241篇;相关期刊814种,包括中国病理生理杂志、中国免疫学杂志、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62种,包括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病理学分会第二十一次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动物病理生理学专业委员会第二十次学术研讨会、中华中医药学会防治艾滋病分会2015年学术会议、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四次男科学术大会等;单核细胞的相关文献由8795位作者贡献,包括邓仲端、刘箐、潘志明等。

单核细胞—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571 占比:2.34%

会议论文>

论文:69 占比:0.06%

专利文献>

论文:107241 占比:97.60%

总计:109881篇

单核细胞—发文趋势图

单核细胞

-研究学者

  • 邓仲端
  • 刘箐
  • 潘志明
  • 焦新安
  • 殷月兰
  • 李军
  • 李建军
  • 王晶
  • 仲人前
  • 刘伟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龙桂月; 李冬冬; 廖红兵
    • 摘要: 背景:前期研究发现磷酸钙骨水泥/聚乳酸羟基乙酸复合材料可加速骨改建过程,其降解产物对单核细胞破骨向分化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目的:观察磷酸钙骨水泥/聚乳酸羟基乙酸降解产物对小鼠RAW264.7单核细胞破骨向分化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羟基乙酸组、磷酸钙骨水泥/聚乳酸羟基乙酸组,按照实验分组,将配制好的溶液和50μg/L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添加到完全培养基中制备成不同条件的培养基,培养小鼠RAW264.7细胞5 d,诱导其分化。应用CCK-8法分析各组培养液对细胞增殖作用的影响;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小鼠RAW264.7细胞破骨向分化相关因子活化T细胞核因子c1、基质金属蛋白酶9、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使用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染色法鉴定破骨样细胞。结果与结论:①CCK-8结果显示,细胞在前72 h处于快速生长期,96 h后开始下降;②RT-PCR、Western blot结果显示磷酸钙骨水泥/聚乳酸羟基乙酸组的活化T细胞核因子c1、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mRNA的表达水平及活化T细胞核因子c1、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的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羟基乙酸组、对照组(P<0.05);③羟基乙酸组和磷酸钙骨水泥/聚乳酸羟基乙酸组基质金属蛋白酶9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但高于对照组(P<0.01);④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染色可见磷酸钙骨水泥/聚乳酸羟基乙酸组破骨样细胞数高于对照组和羟基乙酸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⑤结果表明磷酸钙骨水泥/聚乳酸羟基乙酸组降解产物形成的微环境可促进小鼠RAW264.7细胞破骨向分化。
    • 王一波(综述); 栾天竹(审校)
    • 摘要: 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与炎症反应和脂质沉积密切相关,单核细胞的积累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减低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单核细胞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monocyte to 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ratio,MHR)是一种结合了炎症和抗炎的新型炎症反应标志物,目前有研究报道其能够以实用、经济、快捷的方式评估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s,CVD)的发生、发展及预后。
    • 马纪林; 张雪平
    • 摘要: 背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早期难以发现,常在出现代谢性疾病时才能被发现,但目前关于非侵入性指标对NAFLD合并代谢综合征预测价值的研究报道较少见。目的探讨非侵入性指标单核细胞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MHR)对NAFLD合并代谢综合征的预测价值,并进行多因素Logistic决策树分析。方法2020年6—12月,共有9812例年龄>45周岁的社区常住居民在上海市松江区泗泾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健康体检,其中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的目标代谢性疾病(包括代谢综合征、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等)患者4652例,无代谢性疾病患者1075例(健康对照组);4652例目标代谢性疾病患者中无NAFLD及代谢综合征者1948例(对照组),仅有NAFLD者1248例(NAFLD组),NAFLD合并代谢综合征者1456例(MAFLD组)。比较四组受试者一般资料、人体测量学指标、血压、生化指标及血常规检查结果;MHR、脂质蓄积指数(LAP)与分组的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以确定非侵入性指标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LMR)、MHR预测社区居民NAFLD合并代谢综合征的最佳截断值,并进行多因素Logistic决策树分析。结果本研究在9812例进行健康体检的年龄>45周岁的社区常住居民中共发现目标代谢性疾病患者7517例、NAFLD患者2704例,目标代谢性疾病、NAFLD患病率分别为76.61%(7517/9812)、27.59%(2704/9812)。四组受试者女性比例、年龄、体质指数(BMI)、腰围、臀围、腰臀比、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总胆红素、血尿酸、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ALT/AST、γ-谷氨酰转肽酶(GGT)、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NLR、PLR、LMR、MHR、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指数(ANI)、LAP、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AIP)、腰围分类、BMI分类、高血压及血脂异常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MHR、LAP与研究对象分组均呈正相关(r_(s)值分别为0.342、0.580,P<0.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非侵入性指标NLR、PLR、LMR、MHR预测社区居民NAFLD合并代谢综合征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528〔95%CI(0.511,0.545)〕、0.581〔95%CI(0.564,0.598)〕、0.546〔95%CI(0.529,0.563)〕、0.695〔95%CI(0.679,0.711)〕,灵敏度分别为74.66%、59.82%、51.79%、69.51%,特异度分别为31.52%、53.95%、56.62%、60.63%,最佳截断值分别为2.192、115.470、0.193、0.292。多因素Logistic决策树分析结果显示,性别、BMI分类、腰围分类、三酰甘油、空腹血糖对MHR预测社区居民NAFLD合并代谢综合征有影响。结论MHR对社区居民NAFLD合并代谢综合征的预测价值较高,而性别、BMI分类、腰围分类、三酰甘油、空腹血糖是影响MHR预测社区居民NAFLD合并代谢综合征准确性的重要变量。
    • 王新红; 周宗爱; 卢璐; 郑春茹
    • 摘要: 目的筛选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GIOP)破骨细胞中差异表达的环状RNA(circRNA),并分析地塞米松对其作用。方法通过密度差异离心法分离收集9例患者血液中的单核细胞,设置对照组、地塞米松刺激组(1×10^(-7)M地塞米松+50 ng/ml核因子κ-B配体受体致活剂(RANKL)+25 ng/ml人乳腺癌细胞(MCF)-1)和诱导组(50 ng/ml RANKL+25 ng/ml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3个分组,分别诱导分化培养7、14、21 d,观察单核细胞分化成破骨细胞的情况。收集分别培养7、14、21 d细胞进行circRNAs表达谱测序,并比较分析差异表达的circRNAs,选择差异显著的9个cirRNAs进行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验证。验证结果与筛选的circRNA差异性一致的,进行基因本体论(GO)、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地塞米松组培养7、14和21 d后的样本相较于诱导组和对照组形成更大量的破骨细胞。芯片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干扰组中共发现3776个差异表达的circRNAs(FC≥2.0,P<0.05),其中574个上调、3202个下调。差异表达的circRNAs主要影响鸟嘌呤-5′-三磷酸GTP酶激活剂的活性、腺苷核糖核苷酸的结合等,对细胞外基质等细胞成分的形成也有影响。RT-PCR表明hsa-circ-006157的表达水平与芯片结果差异最小。构建circRNA-miRNA-mRNA共表达网络,结果显示hsa-circ-006157与hsa-miR-4723-3p、hsa-miR-297、hsa-miR-502-3p和hsa-miR-7111-3p存在密切相互作用,主要在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和转化生长因子(TGF-β)等通路的信号转导方向起作用。结论本研究证实了地塞米松在单核细胞诱导分化为破骨细胞过程中的促进作用,并筛选验证了其中差异表达的基因hsa-circ-006157,进一步分析其相互作用及涉及的通路,从体外阐明cicrRNA在中的作用及机制。
    • 李志彬; 程希; 邱伟
    • 摘要: 中枢神经系统免疫性疾病包括多发性硬化、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抗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抗体相关疾病和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脑炎等,发病机制复杂,多种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来源细胞参与其中。单细胞组学通过一系列测序技术实现高分辨检测单个细胞水平表达谱,以解析细胞异质性及其功能表型。本文对单细胞测序技术在常见中枢神经系统免疫性疾病各类型细胞研究中的进展进行综述。
    • 洪俊; 饶永彩
    • 摘要: 目的验证基于CD157的四色流式细胞检测方法(简称CD157流式法)用于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克隆检测的可行性,并为PNH克隆检测提供一种FLAER法的替代方法。方法评估CD157流式法检测PNH克隆的批内和批间精密度。分别采用CD157流式法、FLAER法和CD55/CD59流式法对45份含不同克隆大小的PNH患者样本进行测定,并比较3种方法诊断PNH的效能。结果CD157流式法检测中性粒细胞PNH克隆和单核细胞PNH克隆的批内、批间精密度[以变异系数(CV)表示]分别为0.07%~3.01%、0.19%~7.19%和0.28%~4.95%、0.27%~7.98%。CD157流式法与FLAER法中性粒细胞及单核细胞PNH克隆的检测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种方法的相关性良好(r2>0.99),一致性良好(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PNH克隆的平均偏差分别为0.13%、0.07%)。CD157流式法和FLAER法诊断PNH的敏感性(均为100.0%)高于CD55/CD59流式法(94.0%)。结论CD157流式法的批内检测性能良好,FLAER法和非FLAER法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和一致性;在不使用FLAER的情况下,或可作为FLAER法的替代方法。
    • 赵侗玲
    • 摘要: 目的探讨EB病毒感染患儿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500例2019年10-12月该院收治的EB病毒感染患儿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体检健康儿童500例作为对照组,整理与分析其临床资料。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研究对象外周血细胞[淋巴细胞比例、白细胞计数(WBC)、单核细胞]变化情况,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T淋巴细胞)变化情况及不同病毒载量患儿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T淋巴细胞)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比例、WBC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水平和CD4^(+)/CD8^(+)比值低于对照组,外周血CD8^(+)T淋巴细胞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与EB病毒DNA≥1×10^(5) copy/mL的患儿相比,EB病毒DNA<1×10^(5) copy/mL患儿的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水平和CD4^(+)/CD8^(+)比值较高,外周血CD8^(+)、CD3^(+)T淋巴细胞水平较低(P<0.05)。结论EB病毒感染患儿机体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WBC、淋巴细胞水平异常,同时其病情严重程度可随病毒载量的增加而加重。因此,临床可通过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WBC、淋巴细胞检测,以评估EB病毒感染患儿的实际病情及预后情况。
    • 刘莹; 袁伟峰; 孙兴成
    • 摘要: 目的分析丙戊酸钠与多西环素治疗脊髓炎大鼠的行为学评分及对小胶质细胞、单核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水平的差异。方法构建致敏抗原诱导敏感实验动物诱发T细胞介导的反应性脊髓炎模型,并将大鼠分为模型组、丙戊酸钠组、多西环素组及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及空白对照组采用0.9%氯化钠注射液干预,丙戊酸钠组及多西环素组分别采用丙戊酸钠和多西环素干预;在免疫当天及药物干预结束后测量动物行为学变化情况,在干预结束后将大鼠处死取出脊髓,观察小胶质细胞情况;并在治疗结束后采集血液样品检测外周血中单核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水平。结果治疗后丙戊酸钠组及多西环素组大鼠行为学评分明显低于模型组,且差异存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丙戊酸钠组及多西环素组大鼠单核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大鼠体内小胶质细胞、单核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水平是影响大鼠行为学评分的独立性影响因素(P<0.05)。结论丙戊酸钠与多西环素治疗脊髓炎大鼠后可有效降低大鼠行为学评分,并显著改善小胶质细胞、单核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水平,但两种药物比较对各指标的影响无明显差异。
    • 李敬; 张羽; 李娜; 孙红春; 李英; 付建平
    • 摘要: 目的探讨新型炎性指标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心力衰竭(心衰)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1年6月本院心内科收治的AMI患者228例,根据患者住院24 h内是否发生心衰分为心衰组107例和非心衰组121例。心衰组中KillipⅡ级43例、Ⅲ级56例和Ⅳ级8例。计算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中性粒细胞与高密度脂蛋白比值(NHR)、单核细胞与高密度脂蛋白比值(MHR),比较2组相关指标的差异,进行相关性分析,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用ROC曲线分析各指标的预测价值。结果心衰组NLR(7.55±1.12 vs 4.75±1.54)、NHR(8.33±1.20 vs 5.92±0.16)、MHR(0.90±0.03 vs 0.83±0.04)、肌钙蛋白I(cTnI)峰值、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高于非心衰组(P0.05)。KillipⅣ级患者NLR、NHR、MHR、cTnI、CK-MB、NT-proBNP高于KillipⅡ、Ⅲ级患者。KillipⅢ级患者NLR、NHR、MHR、cTnI、CK-MB高于KillipⅡ级患者(P<0.05)。NLR、NHR、MHR与心功能程度呈正相关(r=0.884,r=0.851,r=0.839,P<0.01)。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LR、NHR、MHR、cTnI、CK-MB、NT-proBNP升高的患者早期并发心衰的危险性增加(P<0.01)。NLR、NHR、MHR及三者联合均有预测早期并发心衰的价值,其中三者联合的预测价值最高(曲线下面积为0.797)。结论新型炎性指标与AMI早期心功能相关,有预测AMI早期心衰的临床价值。
    • 王海斌; 盖红哲; 王玉霞; 苏岩; 高晓丽; 刘英华
    • 摘要: 目的探讨单核细胞与HDL-C比值(MHR)与PCI术后老年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及远期预后的关系。方法连续纳入2017年1~12月在华北石油管理局总医院行直接PCI的老年STEMI患者276例,根据MHR预测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的最佳临界值分为高MHR组(MHR≥0.48)86例和低MHR组(MHR<0.48)190例。记录临床终点MACCE。结果2组就诊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2);高MHR组女性比例、Gensini评分明显高于低MHR组[32.6%vs 16.3%,56(43,68)分vs 45(28,59)分,P<0.01]。老年STEMI患者MHR与GRACE评分、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r=0.474,r=0.210,P<0.01)。高MHR组MACCE发生率明显高于低MHR组(P_(log rank)<0.01)。年龄、就诊时间、MHR、Gensini评分是老年STEMI患者远期发生MACCE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0.01)。结论老年STEMI患者中MHR与冠状动脉狭窄具有相关性,是远期发生MACCE的独立预测因子,具有较强的预测价值。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