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包山楚简

包山楚简

包山楚简的相关文献在1988年到2022年内共计154篇,主要集中在汉语、中国史、语言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53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140422篇;相关期刊69种,包括江汉论坛、考古与文物、南方文物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郑天挺先生110周年诞辰暨中国古代社会高层论坛等;包山楚简的相关文献由123位作者贡献,包括陈伟、何浩、刘信芳等。

包山楚简—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53 占比:0.11%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140422 占比:99.89%

总计:140576篇

包山楚简—发文趋势图

包山楚简

-研究学者

  • 陈伟
  • 何浩
  • 刘信芳
  • 刘钊
  • 徐在国
  • 李运富
  • 吴郁芳
  • 李守奎
  • 熊贤品
  • 王准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张淑一; 明镜
    • 摘要: 战国楚、秦简公文书在人名记写上都表现出某些一般性的规律。《包山楚简》公文书人名记写包括某地之人+姓名、某人之人+姓名、某官+姓名、某族+名、某人之子+名、某人之奴、某王之+名、某客+姓名、单称官职、单称封号诸种形式。不同的记名方式区分了个体,同时进行了社会分类。楚简公文人名记写有省略情形,包括省略属地信息、省略姓氏、案件审理者自署名的省略和无规律省略。楚简中还有提示人名的符号。楚简公文记名对多数人都记姓和名,秦简则多记名而不称姓,只在特殊情况下另外加姓作为补充。楚简人名记写习惯可能承自周人制度,与秦简相比,更有利于达到识别个体的目的,以及保证公文作为行政工具的效率。
    • 武家璧
    • 摘要: 包山楚简记载在盛公之岁和邵滑之岁的刑夷之月举行了"集岁"占.楚国历法同时行用《颛顼历》的大正和小正,刑夷是《颛顼大正》的四月,相当于《颛顼小正》的正月,是斗柄建寅的立春月.文献记载"正月旦王者岁首",按传统习俗要在这一天举行"候岁"占.楚简刑夷之月"集岁"占就是"正月旦"的岁首占,是传统"候岁"习俗在楚国的表现.两年的"集岁"占记录了两个正月元旦的朔日乙未和己卯,给历朔断年提供了科学依据.根据四分历规律编算《颛顼历》历谱,确认盛公之岁为公元前311年,邵滑之岁为公元前303年,后者与文献记载"邵滑亡越"的时代符合.楚简岁首占的发现,为确定这类卜辞以及墓葬的年代开辟了新的途径.
    • 蘇建洲
    • 摘要: 本文針對《唐維寺》M126卜筮祭禱簡整理者所作的釋文提出補正,並改釋幾個古文字。具體内容如下:一是將釋文的"今"改釋爲"禽",並將簡文"因其禽"比對其他卜筮祭禱簡作出解釋,對簡文提到的"前禱""■禱"文例加以分析。二是考釋墓主人須嵍産患病部位的字詞。簡3"胸"字異體作■,聲符由"凶"替换爲"工",字形也見於■(《璽彙》3145),研究者根據《古文四聲韻》4.3引《義雲章》"弄"寫作■,將璽印的字形釋爲"弄",本文認爲此説恐有問題。《義雲章》"弄"其上的"工"當是"玉"省)所致,不能作爲釋"弄"的證據。其次,簡1"胸"字作■,可知《包山》"■(■)"字的偏旁"■"就是"匈"的異體。最後對於"扷"的釋讀提出新的意見。
    • 黄锦前; 贺传凯
    • 摘要: 公子(踹)鄝公戈应系春秋晚期楚器,器主公子(踹)系楚昭王或楚惠王子,曾任鄝县县公.淮滨王岗M1的墓主或即公子(踹),亦即鄝公,墓葬年代为战国早期.蔡公子吴戈应系公子(踹)即鄝公在灭蔡战争中所获的战利品,死后以其随葬.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鄝公鼎和缶的“鄝公”,亦应指楚鄝县县公,而非鄝国国君.王岗楚墓所出有关材料与包山简等所载楚鄝县的有关情况可互相印证,互为补充.
    • 李令
    • 摘要: 从历史视角洞察,《卜居》中对卜筮的记载折射出了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卜筮之风盛行的社会现实.《周礼》《礼记》等传世文献对其作了具体诠释,《望山楚简》和《包山楚简》等出土文献的相关记载是其有力佐证,二者有机地结合,便构成了《卜居》中卜筮的双重证据.若要对战国卜筮之盛寻根究底,必须对其作全方位的透析,其中涉及到楚国的地理环境、传统文化、民族构成、卜筮本身之功效、统治者治国理政的理念和方式等多方面原因.卜筮作为一种历史的产物,它既丰富了楚国的传统文化,又禁锢了人们的心灵;既维护了楚国的统治秩序,又抑制了政治经济的发展.
    • 馬楠
    • 摘要: 包山簡文書中同室調查案,通過簡【126】—【128】記録的時間順序,可還原文書傳遞處理過程;簡【147】“煮鹽於海”中“受屯二擔之食,金鈑二鈑”謂二擔之食之值爲金鈑二鈑;簡【140】當爲罼、蔡兩地的告成文書;簡【149】斂關金最末“尹之相唐余可内之”謂該簡係唐余可獻納,與入關金無關;簡【157】見之“解”之“解”當訓爲散出、發解。
    • 范常喜
    • 摘要: 一包山楚简,1987年出土于湖北省荆门市包山二号战国楚墓,计有278枚竹简和1枚竹牍,包括司法文书简、卜筮祭祷简、遣册简、赗书牍四种。遣册简共27枚(含断简,不含无字简),分别出土于椁室的东室、西室和南室。其中编号为267—277的11支遣册简发现于专门放置车马器、兵器的南室,并置于该室西南部的1件车壁皮饰上,较整齐地呈束状堆放,所记内容为墓主丧葬"用车"。赗书竹牍1枚,出自南室东部的1件马甲之上,所记内容为赗赠"正车"。
    • 孔楠楠
    • 摘要: 包山楚简的文化内涵极为广泛,笔法简单,中锋行笔,用力均匀,略存古风,字势倾斜,体态扁方,结体排叠绵密,呈现圆实沉郁之感,并且风格具有多样性:粗旷豪迈,墨色浓重,结体方正;自由浪漫,纤巧柔媚,娟秀细腻;平易含蓄,神采爽朗,含蓄蕴藉等等.本篇论文主要说明了研究包山楚简的时代背景,列举出包山楚简中的一些用笔的特点,进一步分析了包山楚简的书法风格.
    • 黄雪嫚1
    • 摘要: 包山楚简是1987年出土于湖北省荆门市包山二号墓中的一批竹简,新见字远超此前出土的楚简,使得楚系文字总量激增,为楚系文字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很多学者都对《疋狱》84号简■字进行过考释,结论并不一致。通过对包山楚简“余”旁系列字形的分析,可以发现,“竖笔穿透”比“横画上曲”更具有说服力,这两个字中间竖笔明显是穿透的。同时,根据对战国时期其他楚简中的“余”系列字和“宗”系列字的分析结果,可以推断,这两个字形的右半部分应释为“余”。因此,包山楚简《疋狱》84号简的姓氏疑难字应释为“徐”或“[?]”),而非“[宗阝]”。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