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制度变革

制度变革

制度变革的相关文献在1959年到2022年内共计1304篇,主要集中在财政、金融、经济计划与管理、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00篇、会议论文104篇、专利文献492篇;相关期刊813种,包括领导决策信息、天津社会科学、经济研究参考等; 相关会议94种,包括首届长三角影视传媒研究生学术论坛、2014年中国区域科学协会理事换届大会暨区域发展与城镇化学术研讨会、2014年全国炼铁生产技术会暨炼铁学术年会等;制度变革的相关文献由1398位作者贡献,包括阿计、郑功成、王江等。

制度变革—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200 占比:66.82%

会议论文>

论文:104 占比:5.79%

专利文献>

论文:492 占比:27.39%

总计:1796篇

制度变革—发文趋势图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姜裕富
    • 摘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正构建出一个现实与虚拟相结合的社会形态。信息技术对传统的社会治理提出了挑战,技术治理的提出正是对这种挑战的回应。通过技术赋权,不同社会主体在社会治理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促进了社会治理制度的适应性变革,使得精准治理成为可能。实践中的社会治理并非总是按照逻辑运行的,技术治理困境可能制约治理效能的发挥。坚持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伦理基础,对社会治理元素的数字化改造,促进技术创新与制度变革的融合,客观地认识到技术治理的边界,是保证技术优势向治理效能转化的基本要求。
    • 黄桃红
    • 摘要: 职业教育是社会再生产的重要一环,适用供给经济学的解释框架。职业教育领域与其他生产领域一样,供给不足与供给过剩问题并存。职业教育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从生产、生产要素、制度变革三个层面同时发力。生产层面改革是基础,重点任务是教育教学改革;要素层面改革是关键,重点任务是要素升级,即师资、教材、教学设施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的转型升级;职业教育制度改革是核心,重点任务是职业教育的供给与生产主体分离制度、投资与成本分担制度、标准制度的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可实现职业教育根本性改革,使其更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
    • 张洪波; 付丽霞
    • 摘要: 党的十九大以来,以中国特色为基础的著作权制度体系日趋完善,著作权主体、客体、权属规则等得到优化。与此同时,技术推动的新业态发展也在指引着我国著作权制度的变革,体育传媒新产业、短视频新媒介和区块链的著作权新问题逐步得到解决。不仅如此,我国著作权治理机制全方位优化也已开启,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得到进一步强化,著作权司法保护和行政保护得到进一步加强。
    • 海子奕; 程猛
    • 摘要: “内卷”一词被用于描述精英大学普遍存在的过度竞争生态,而保研是观察这一生态的重要窗口。通过对北京市某双一流高校8位本科生保研历程的深度访谈发现,保研中的内卷生态具体表现为“抢好分”、拼筹码和竞争性攀比。绩效主义取向的积分式保研规则促成褒奖与贬抑效应,加剧了个体的自我剥削,极易将学生引向精神世界的“空心化”,铸造“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和“内卷型”人格,既危及学生身心健康,也给国家长期的人才选拔和培养种下选才单一化、功利化的苦果。超越“内卷”既需要个体觉醒,更依赖高等院校乃至全社会的制度变革与文化重塑。
    • 吕庆春
    • 摘要: 中国共产党在重大历史关头总是能够战胜险阻,不断取得胜利,关键在于能够制定出正确的政策和策略。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制度更替期,党确立了清晰的土地改革和接管城市的路线和政策;党注重革命政策和策略的运用,将斗争艺术视为革命策略的体现;党对各社会阶级阶层进行了具体分析和明晰划分,确立依靠贫雇农和工人阶级,团结小资产阶级,孤立和打击敌对阶级的革命政策和策略,并注重革命工作中的经验教训总结,及时纠正其中的错误和偏差。党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资产阶级理论和政策,对富农实行政治上中立与经济上保存,对民族资产阶级实行团结、保护和必要的斗争策略。同时,党运用正确的革命政策和策略保证了新生的人民政权的巩固、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在重大历史关头成功地实现了社会制度变革
    • 汪吉清
    • 摘要: 引言近几年,“互联网+”的蓬勃发展催热了分享经济。严格来说,分享经济是一场自下而上的经济制度变革,这是对传统商业模式的颠覆。目前,我国政府和企业之所以如此重视分享经济,赋予其超高的待遇,是因为它能为社会带来很多有利影响。比如说,分享经济可以助力大众创新、打造新经济增长点、扩大有效供给、激发创新活力、实现低碳生存、促进灵活就业、走向多元协同等。而这些影响,不仅利国利民,更重要的是能够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发展机遇,让企业在转型升级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有效资源和更大的市场规模。
    • 唐艳
    • 摘要: 数字时代,随着原始创作激励与二次创作自由矛盾的加剧,演绎权的存废抑或调整已成为争议问题。考察演绎权的制度生成史及内在机理,演绎权从复制权中独立出来具有历史原因,且在版权激励、消费者福利、排除不当得利等方面具有正当性,但因对后续创新、言论自由、符号民主等具有抑制性,需对其施加适当限制。美国、英国和德国的演绎权制度代表了三种不同的制度模式,在平衡原始创作与二次创作关系上具有可借鉴性。我国的演绎权制度在加强原始创作激励和减少二次创作抑制这两个维度都存在不足,需要在反思和借鉴的基础上进行制度变革。建议将演绎权控制的范围延及对演绎作品的利用行为,对未经许可的演绎作品赋予著作权法消极保护,打破停止侵害救济的绝对适用,确立适用停止侵害救济的考量因素及不适用停止侵害的替代措施,将转换性使用分别结合其他的考量因素、构成要件纳入到停止侵害的适用和合理使用制度中。
    • 高翔
    • 摘要: 地方政府是理解中国政府的关键主体。改革开放后,中央政府通过逐级有条件下放经济社会管理权限,探索干部人事管理体制的“下管一级”和财政包干制、分税制等制度变革,实现了面向地方政府的放权改革,凸显了地方政府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公共事务治理中的重要角色。40多年来,地方政府已经成为经济建设的积极参与者,形成了地方发展型政府的行为模式(郁建兴、高翔,2012)。同时,地方政府也是市场制度的创新构建者,为建立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了重要的地方经验(高翔,2020)。
    • 郑建萍
    • 摘要: 职业教育轨的升学制度彰显了一国对技能及其习得路径的价值判断。它根植于教育、劳动和经济社会系统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之中,构成一国“技能生态”的关键节点。基于生态系统思路,在制度变迁过程中,德国职业教育轨的升学路径由学历补足变为普职资格等值升学。一方面,德国在基础教育阶段基于分流传统展开地方建构,中职教育的职业性原则在现代化进程中持续分化,高等教育中则引入多元主体引领资格错位竞争;另一方面,双元制的价值共识在技术变迁中持续遭遇挑战,但仍有坚实基础,职业资格助力主体融入和发展的产业优势和制度基础大体保持,但已遇窘境;而民众的教育选择则日益显示出由职业教育托底、经学术教育跃升的心理变化。在教育主体公平促进和社会技能需求均衡的双重诉求中,就技能的育人价值、实践品质、社会价值达成共识,对推动一国形成有利于技能发展的社会生态尤其重要。
    • 刘亚平
    • 摘要: 充分发挥国家审计制度的免疫作用,对于加速经济内循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探讨了经济内循环过程中存在的消费需求整体爆发力较差、未形成科学合理的经济供给侧结构、生产消费态势仍处于低迷状态、消费理念较为传统和保守等问题,而后阐述了经济内循环视域下国家审计制度改革的具体内容,研究国家审计制度的发展方式及发展策略。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