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内高压成形

内高压成形

内高压成形的相关文献在1999年到2022年内共计514篇,主要集中在金属学与金属工艺、公路运输、机械、仪表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30篇、会议论文46篇、专利文献383812篇;相关期刊86种,包括材料科学与工艺、精密成形工程、中国机械工程等; 相关会议31种,包括第十六次全国焊接学术会议、第四届青年学术交流会暨全国塑性工程学会会员代表大会、2008年安徽省科协年会机械工程分年会等;内高压成形的相关文献由782位作者贡献,包括苑世剑、王小松、刘钢等。

内高压成形—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30 占比:0.06%

会议论文>

论文:46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383812 占比:99.93%

总计:384088篇

内高压成形—发文趋势图

内高压成形

-研究学者

  • 苑世剑
  • 王小松
  • 刘钢
  • 王仲仁
  • 韩聪
  • 刘文
  • 李健
  • 张士宏
  • 何祝斌
  • 薛克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司宗青; 孙桂荣
    • 摘要: 目前,小批量、单件实验产品均在单一液压机通过多道工序生产,不能实现一机多用,数据不可靠,产品质量不稳定,制造成本高,工序繁多,能耗高。非标一机多功能多向闭塞模锻伺服数控液压机不仅解决了上述问题,而且主机具有良好的强度和刚性,同时具有独立的伺服液压控制系统与电器可视数字化集中操作系统,性能可靠,结构紧凑,外形美观。
    • 林启权; 郭海; 董文正; 王镇柱
    • 摘要: 以支管平衡压力作为成形加载路径的主要影响因素,与内压力和轴向位移进行组合分析,阐明加载路径的主要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基于响应曲面法和ABAQUS有限元数值模拟,研究成形加载路径参数中间内压、内压变化时间、中间位移、位移变化时间和平衡压力分别对减薄率和支管高度的影响规律,获得减薄率和支管高度的回归预测模型,并通过内高压成形试验验证优化模型的有效性与正确性。研究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成形加载参数如下:平衡压力为7.82 MPa,中间压力为46.98 MPa,内压变化时间为0.02 s,中间位移为11.76 mm,位移变化时间为0.05 s。采用优化参数成形的T型三通管质量较好,减薄率为19.9%;支管高度达17.10 mm,与模型预测结果相对误差小于10%。
    • 续迎萍; 崔岸; 马浩通; 余天明; 马耀辉
    • 摘要: 以薄壁Y形管为例,进行Y形管有限元建模。运用Dynaform有限元仿真软件进行内高压成形数值仿真,探讨Y形管成形规律、主要缺陷形式及缺陷产生位置;分析几何形貌参数、摩擦因数和加载路径等工艺参数对成形质量的影响。选取起皱间隙和贴模长度作为逻辑控制输入,评价成形状态;为优化Y形管内高压成形加载路径,将成形过程分为4个阶段进行模糊控制系统设计。结果表明:加载路径优化后,充模效果获得较大提升。将内高压成形工艺和模糊控制系统应用于某汽车排气系统Y形歧管,进行结构改进与成形工艺优化,获得了满足质量的合格零件。
    • 李瑞玲; 赖明波; 陈清根; 钱未騻
    • 摘要: 在一定加载路径下,摩擦系数分别为0.01、0.06、0.1、0.125、0.15和0.2时,利用有限元模拟软件DYNAFORM对三通管内高压成形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由模拟结果得到摩擦系数在0.06~0.125时,零件成形过程中支管高度、壁厚差和典型部位壁厚的变化,并分析结果产生的原因。模拟结果表明,在加载路径一定的情况下,摩擦系数越小,支管高度越高,壁厚变化越小;当摩擦系数过大和过小时,最小壁厚都出现在支管顶部,且存在明显壁厚减薄现象;当摩擦系数为0.06时,为最佳成形条件。
    • 崔晓磊; 王祎纯; 温时宇; 徐旺成
    • 摘要: 目的在内高压成形过程中,合模力加载不合理不仅会导致模具寿命降低,而且容易引起管件截面精度超差,需探究合模力对管件截面尺寸的影响以改善这一缺陷。方法以低碳钢和铝合金变径管为例,采用内高压成形实验与数值模拟的方法,在两种不同的加载条件下分析合模力对管件截面尺寸精度的影响规律。结果变径管内高压成形时,模腔上、下侧的等效应力高于左、右侧,模腔顶部的径向位移最小,分型面附近的径向位移最大。模腔在合模力的作用下被压扁,导致卸载内压和合模力后管件截面竖直方向的直径始终小于水平方向,存在一定的不圆度。SAPH440低碳钢和6063铝合金变径管的截面最大不圆度分别为0.27%和0.26%。结论在内高压成形过程中,合模力对截面精度的影响不可避免,需通过增大模具尺寸或采用可变合模力的加载方式以减小其影响。
    • 冯莹莹; 骆宗安; 刘照松; 吴庆林
    • 摘要: 为了提高双层X形管的成形性能,本文针对双层X形管内高压成形过程加载路径的智能优化方法开展研究。将多目标动态优化方法用于双层X形管工艺质量参数的动态调整与优化,通过建立内层管最大减薄率、外层管最大减薄率、极限圆角半径、支管高度4个主要评价因素的柔性可调整区间,协调优化参数,使双层X形管的变形尽可能处于最佳状态。采用线性加权法建立双层X形管工艺质量参数的多因素综合目标函数,并运用遗传算法和BP神经网络控制方法对多目标动态优化函数进行推导求解,优化了学习效率,提高了计算精度,增强了与实际工艺的匹配程度。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的误差在±7%以内,说明此双层X形管在内高压成形过程的加载路径优化控制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和可行性。
    • 吴京祥; 王志辉; 王兆峻; 李建雄
    • 摘要: 基于ABAQUS软件的非线性分析方法,构建了金属波纹管的成形过程和使用过程的力学模型。根据金属管材内高压成形的特点,分析了在特定的内压加载路径和补料相对位移路径条件下成形各阶段的坯料Mises应力分布,描述了内高压成形中存在的加工硬化、坯料减薄、工件回弹、残余应力等工艺特点,并通过ABAQUS软件的预定义场的设置将成形过程中存在的残余应力场和应变场全部加载到使用工况的分析中。在使用工况分析里重新设置边界条件,分析了在介质外压情况下波纹管从拉伸到压缩整个循环的Mises应力分布。使用ABAQUS/FE-SAFE模块,分析了在给定的位移加载序列情况下波纹管的疲劳寿命。研究结果表明,在金属波纹管成形后不做强化或者热处理的前提下,要将预定义场作为一个先决条件加在工件边界条件的设定之前,从分析结果来看,先期成形阶段的残余应力和变形与后继工况的复合作用的结果影响了工件的使用工况下的应力分布和使用寿命。同时分析显示,在使用工况下,不排除金属波纹管发生二次塑性变形的可能,其结果是提高了该处的流动应力。
    • 张晗; 赵军; 王敏; 张丽桃; 陈久川
    • 摘要: 根据钛合金管件的数字模型,应用Dynaform 5.9建立了管坯料、上模腔、下模腔、左推头以及右推头的分析模型,通过模拟管材成形过程分析其成型性.模拟结果显示,该件存在不易充满型腔、胀形部分严重变薄以及件表面有划痕等缺陷.因此,分析缺陷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给出合理的工艺参数,用以模具设计.
    • 陈茹添; 许宁; 张秋实; 方超富
    • 摘要: 利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了439不锈钢排气前管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对其内高压成形过程进行了数值分析.内高压成形分三个阶段,即屈服阶段、成形阶段、整形阶段,每个阶段管件各部分受力情况复杂,因此需研究成形因素对成形结果的影响,以弄清起主导作用的工艺参数.因此,首先研究了不同加载路径下的轴向进给量与内压力对成形后的减薄率、壁厚差、是否出现缺陷等数据的影响,确定了最佳的加载路径、轴向进给量和内压力;以前面确定的参数为基础分析了在同样加载曲线下,管壁与模具之间摩擦系数和整形压力对内高压成形过程和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加载方式采用三段式加载,内压力40 MPa,轴向进给量14 mm,摩擦系数小于0.1,整形压力大于110 Mpa时,内高压成型质量最佳.
    • 戴国强
    • 摘要: 目的:通过控制内高压成形工艺参数,降低超高强度钢DP780内高压成形D柱型面凹陷量.方法:基于Autoform有限元模拟软件,仿真分析了DP780内高成形D柱在不同低压压力、不同低压合模高度、不同高压压力下,各参数对于凹陷量的影响,并通过样件试制验证分析结果.结果:采用DP780材料的内高压成形D柱,通过仿真参数设定,分别单独改变低压压力、低压合模高度、高压压力,并保持其余两组参数一致,结果发现,随着低压压力的增加,凹陷量减小.随着低压合模高度的增加,凹陷量减小.随着高压压力的增加,凹陷量减小.通过样件试制验证,采用与仿真分析一致的参数,实测样件凹陷量变化与仿真结果趋势一致,同时实测凹陷量略大于仿真分析结果.结论:通过优化低压内高压成形工艺参数,可以降低DP780材料D柱的凹陷量,改善零件成形性.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