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Hammerstein模型

Hammerstein模型

Hammerstein模型的相关文献在1998年到2022年内共计213篇,主要集中在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机械、仪表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82篇、会议论文15篇、专利文献145580篇;相关期刊111种,包括科学技术与工程、计量学报、光学精密工程等; 相关会议15种,包括2014年全国军事微波技术暨太赫兹技术学术会议、第十二届全国空气弹性学术交流会、第19届中国过程控制会议等;Hammerstein模型的相关文献由484位作者贡献,包括徐科军、滕勤、张媛媛等。

Hammerstein模型—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82 占比:0.12%

会议论文>

论文:15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145580 占比:99.86%

总计:145777篇

Hammerstein模型—发文趋势图

Hammerstein模型

-研究学者

  • 徐科军
  • 滕勤
  • 张媛媛
  • 邹志云
  • 靳其兵
  • 何德峰
  • 史敬灼
  • 周克敏
  • 周星
  • 张进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李亮; 喻俊; 温盛军
    • 摘要: 针对压电定位平台在宽频域内存在的复杂输入-输出之间的动态率相关的迟滞非线性特性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Hammerstein模型的动态率相关迟滞非线性建模方法。该模型静态非线性部分使用经典PI(prandtl-shlinskii)模型描述,其权值参数的辨识方法为非线性最小二乘法。动态线性部分采用率相关的二阶传递函数表征,分别在输入信号为低频和中高频时建立不同的传递函数,并利用系统工具箱辨识其模型系数。最后通过压电定位实验平台对所建立的动态率相关迟滞模型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输入信号在低频和中高频时动态部分传递函数具有明显的率相关特性,所建立的模型能精确描述压电定位平台的动态率相关迟滞特性。
    • 奚宽浩; 黄传鑫; 王猛
    • 摘要: pH中和过程作为复杂工业领域里的典型非线性系统,具有大滞后、强干扰、时变等特点,当产生大范围的工况变化时,采用基于单一模型的预测控制难以满足控制要求。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模型融合的预测控制方法,首先通过预先辨识的多个典型工况模型相互融合来表示未辨识工况下的对象预测模型,然后将多模型的逆模型进行再融合,使得非线性过程控制问题转化为线性过程控制问题,最后采用动态矩阵控制算法设计预测控制器。通过仿真验证了多模型动态矩阵控制方法比单模型预测控制有更好的控制品质。
    • 黄涛; 罗治洪; 陶桂宝; 凌明祥
    • 摘要: 压电定位平台以压电陶瓷、柔性铰链作为驱动及放大机构,具有高定位精度和快响应速度,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精密/超精密定位领域。压电定位平台面临的主要挑战是压电陶瓷的固有迟滞非线性特性,这严重影响平台的定位和跟踪精度。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基于Hammerstein结构的迟滞建模方法及基于此模型的输入-输出反馈线性化控制策略。首先,建立Hammerstein结构的迟滞模型,并进行模型参数估计。接着,以基于Hammerstein模型的输入-输出反馈线性化控制策略设计跟踪控制器。最后,在压电定位平台上对建立的模型和设计的跟踪控制器进行实验验证。模型辨识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Hammerstein模型能有效地拟合压电定位平台输入量与输出量之间的迟滞非线性特性,其均方根误差小于0.5μm。轨迹跟踪实验结果表明:设计的跟踪控制器对期望信号(幅值60μm,频率100 Hz)的跟踪均方根误差为0.9266μm,相较于基于改进的速率相关PI(Modified Rate-dependent Prandtl-Ishlinskii,MRPI)模型的前馈补偿跟踪控制、基于MRPI模型的前馈补偿与PID反馈复合跟踪控制,精度分别提高81.22%、46.25%。
    • 万鑫; 赵众
    • 摘要: 传统烧焦控制方法中炉管出口温度(coil outlet temperature,COT)的均值通过串级燃气流量比例积分微分(proportional integral derivative,PID)控制回路进行控制,易造成烧焦过程COT分布不均衡,COT过高的炉管有烧穿的风险。针对此问题,将烧焦过程COT分布用概率密度函数(probability density function,PDF)进行描述,并使用Hammerstein模型表述PDF基函数权值的动态变化。基于Hammerstein模型,提出一种鲁棒最小方差协方差约束控制方法,用于烧焦过程COT的分布控制,仿真结果及工业应用测试证实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为实现大型乙烯工业裂解炉烧焦过程中的COT均衡分布控制提供了一条新的有效途径。
    • 李敏玥; 陈冲冲; 路宏敏; 孟晓姣; 王雯
    • 摘要: 提出一种基于多项式的接收机行为建模方法。采用Hammerstein模型构建接收机行为模型,分别用非线性模块与记忆线性模块表征接收机非线性特性和记忆效应;利用傅里叶级数和最小二乘法分别辨识行为模型的非线性模块参数与线性模块参数;最后通过接收机ADS模型仿真数据,验证所提出的接收机非线性行为建模方法。对比分析了ADS仿真和行为模型的AM-AM特性及单音时域波形,实验结果表明,接收机行为模型的AM-AM特征曲线及时域波形与ADS仿真数据吻合程度较好。本文方法可预测接收机的非线性响应,对在复杂电磁环境下的接收机非线性效应评估具有理论价值。
    • 胡本源; 彭珂; 董宏光; 王克峰
    • 摘要: 为了控制一类由Hammerstein模型描述的合有输入约束和有界干扰的非线性化工过程,提出一种鲁棒预测控制策略.该策略分为两步,第一步考虑系统状态不可测的情况,对无约束受干扰的线性模型采用鲁棒输出反馈预测控制方法计算中间变量,其中为了处理干扰,采用二次有界技术设计出能够在线更新的估计误差集合的方法使得系统有界收敛.第二步通过中间变量求解非线性代数方程和采用解饱和的方法得到满足约束的实际控制输入.为了验证方法的有效性,对聚丙烯牌号切换过程进行控制仿真.结果 表明,应用本文的控制策略,不仅能够保证优化问题的递推可行性也能保证闭环系统的鲁棒稳定性.
    • 戚永委; 姜翠萍
    • 摘要: 液压挖掘机系统模型结构复杂,计算繁琐且分析耗时,无法满足高效操作的需求.对此,针对挖掘机模型跟踪性能较差的问题,采用Hammerstein模型,实现液压挖掘机的预测控制.通过液压挖掘机系统结构的理论推导,对复杂的液压挖掘机模型进行简化,建立具有Hammerstein结构的液压挖掘机非线性模型.结合序列二次规划算法对该非线性模型进行求解,实现对液压挖掘机非线性模型的预测控制.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对回转装置、动臂、斗杆和铲斗的控制进行仿真和分析.结果表明:回转装置、动臂、斗杆和铲斗实际位置与预期位置存在较小偏差,且先导压力没有出现过于频繁的冲击,气缸压力波动幅度较小.该液压挖掘机非线性预测控制模型有良好的跟踪性能和较高的控制稳定性.
    • 李敏玥; 陈冲冲; 路宏敏; 孟晓姣; 王雯
    • 摘要: 提出一种基于多项式的接收机行为建模方法.采用Hammerstein模型构建接收机行为模型,分别用非线性模块与记忆线性模块表征接收机非线性特性和记忆效应;利用傅里叶级数和最小二乘法分别辨识行为模型的非线性模块参数与线性模块参数;最后通过接收机ADS模型仿真数据,验证所提出的接收机非线性行为建模方法.对比分析了ADS仿真和行为模型的AM-AM特性及单音时域波形,实验结果表明,接收机行为模型的AM-AM特征曲线及时域波形与ADS仿真数据吻合程度较好.本文方法可预测接收机的非线性响应,对在复杂电磁环境下的接收机非线性效应评估具有理论价值.
    • 杨金显; 赵淳
    • 摘要: 随钻测量时钻具振动使加速度测量信号失真,为获取真实随钻加速度,需要建立随钻菲线性振动误差模型并予以补偿.考虑到钻具振动形式的复杂性,难以直接构造模型描述.从中间变量不可测的角度出发,视振动为模型输入的一种有色噪声,设计了一种基于Hammerstein(H)的加速度随机振动误差模型.利用改进的递推贝叶斯算法通过较少输入输出数据,在线辨识参数向量的估计值,同时引入条件阈值和调节系数,将MWD的钻头运动状态与调节系数关联来修正模型,提高辨识灵敏度.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很好地拟合加速度随机振动误差序列,验证了建模的有效性.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