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保存期

保存期

保存期的相关文献在1982年到2023年内共计799篇,主要集中在轻工业、手工业、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预防医学、卫生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78篇、会议论文18篇、专利文献16800篇;相关期刊441种,包括甘肃畜牧兽医、畜牧兽医科技信息、中国兽医杂志等; 相关会议14种,包括2013年全国医药学术交流会、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传染病学分会第十二次人兽共患病学术研讨会暨第六届第十四次教学专业委员会会议、第八届中国蛋品科技大会等;保存期的相关文献由1412位作者贡献,包括杨峻、邵华斌、郭慧琳等。

保存期—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678 占比:3.88%

会议论文>

论文:18 占比:0.10%

专利文献>

论文:16800 占比:96.02%

总计:17496篇

保存期—发文趋势图

保存期

-研究学者

  • 杨峻
  • 邵华斌
  • 郭慧琳
  • 陈伯祥
  • 康凯
  • 张军
  • 杨明
  • 凯瑟琳·F.·皮罗洛
  • 刘泽文
  • 埃斯特·H.·章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傅伊倩; 张宝海; 何伟明; 韩向阳; 刘庞源
    • 摘要: 蔬菜种质资源(种子)的安全保存是蔬菜种质资源有效利用和蔬菜育种的前提。本研究以7种特色蔬菜品种为实验材料,研究在2种不同温度下贮藏种子活力的变化情况,并根据种子初始发芽率及经3年、12年保存后的生活力监测数据,预测种子的安全保存期及寿命。结果表明,7种特色蔬菜种子经12年保存后生活力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部分蔬菜在12年的保存过程中生活力变化不明显,仍处在较高生活力水平,能安全保存至少12年;而有些蔬菜已经处在急速老化的过程中,应及时繁种更新。通过种子生活力的监测数据,拟合出种子生活力变化曲线,并预测安全保存期,可为种质资源适时繁种更新安全贮存、合理安排种子发芽率监测间隔提供理论依据。
    • 阴文奇; 张传明; 何平元; 王子建; 周远成; 李盛辟
    • 摘要: 为研究猪伪狂犬病活疫苗(SA215株)在-15°C和2~8°C保存的稳定性,本试验选择了6批试制疫苗以12个月有效期为基础,延长保存至21个月(即有效期后9个月)后按照质量标准进行性状观测、无菌检验、支原体检验、外源病毒检验、鉴别检验、病毒含量测定、安全检验、效力检验、剩余水分测定、真空度测定。检测结果显示:6批猪伪狂犬病活疫苗(SA215株)试制产品在-15°C和2~8°C保存21个月后病毒含量均有轻微下降(0.6~0.8和0.6~0.9),但仍高于疫苗质量标准(105.0PFU/头份);免疫后仔猪血清中和抗体均高于1∶30;性状、无菌检验、支原体检验、外源病毒检验、鉴别检验、安全性、效力、剩余水分、真空度测试结果均符合质量标准。本试验表明该疫苗在-15°C及2~8°C条件下可保存21个月。
    • 任章成; 郭泽美; 张静
    • 摘要: 食品添加剂被视为食品工业的灵魂,在改善食品加工条件、延长食品保存期、调整食品营养结构、提高食品质量和档次等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没有食品添加剂就没有现代食品工业。为适应行业发展和岗位需要,食品专技人才理应掌握食品添加剂的相关知识。高校开设食品添加剂课程并将其作为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专业必修课,主要介绍各类食品添加剂的特点、作用及其应用,具有融理论与实践于一体的优势,对于食品专业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 杜明仪; 余培琼; 卢少芬; 龙海燕; 张琦; 梁荧
    •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的脂肪血制备的洗涤红细胞在保存期内的溶血率。方法随机抽取人体脂肪血标本56份,根据乳糜指数不同分为对照组(正常全血)、轻度乳糜组(乳糜指数≤2)、中度乳糜组(25),每组14例。在储存2、7、14、21、28、35 d时测定制备洗涤红细胞混悬液中的血细胞比容、游离血红蛋白(Hb)浓度、总Hb浓度、计算储存期末溶血率,并且记录分析四组不同储存时间红细胞溶血率。结果对照组总Hb浓度为(195.8±8.6)g/L,血细胞比容为(0.54±0.02),游离Hb浓度为(0.68±0.11)g/L,储存期末溶血率为(0.16±0.03)%;轻度乳糜组总Hb浓度为(192.4±10.5)g/L,血细胞比容为(0.52±0.04),游离Hb浓度为(0.73±0.15)g/L,储存期末溶血率为(0.18±0.05)%;中度乳糜组总Hb浓度为(180.3±10.4)g/L,血细胞比容为(0.47±0.06),游离Hb浓度为(1.24±0.18)g/L,储存期末溶血率为(0.24±0.06)%;重度乳糜组总Hb浓度为(169.5±10.7)g/L,血细胞比容为(0.41±0.05),游离Hb浓度为(1.48±0.25)g/L,储存期末溶血率为(0.48±0.13)%。对照组与轻度乳糜组红细胞保存液(MAP)混悬洗涤红细胞储存期末总Hb浓度、血细胞比容、游离Hb浓度、储存期末溶血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乳糜组和重度乳糜组的总Hb浓度、血细胞比容均低于对照组和轻度乳糜组,游离Hb浓度、储存期末溶血率均高于对照组和轻度乳糜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储存时间增加,四组红细胞溶血率升高,且同储存时间对照组、轻度乳糜组、中度乳糜组、重度乳糜组红细胞溶血率逐渐升高。结论在低温保存期内,轻度和中度乳糜的脂肪血制备的MAP混悬洗涤红细胞符合标准,可以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工作中。
    • 王晨祥; 罗文珊; 傅曼琴; 周晓君; 曾劲; 周晓愉; 黄健恒; 徐玉娟
    • 摘要: 马蹄糕是一种老少皆宜的食物,入口甘甜而不腻,但因马蹄糕自身营养物质丰富,导致其成品马蹄糕极易因微生物的生长而出现腐败变质。该研究以现有马蹄糕制备工艺为基础,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研究不同杀菌温度、时间、防腐剂种类和防腐剂添加量对于马蹄糕抑菌效果及储存品质的影响。杀菌温度110°C,杀菌时间30 min,杀菌效果较好;通过几种防腐剂的筛选,选择脱氢乙酸钠作为马蹄糕的防腐剂;添加0.32 g/kg的脱氢乙酸钠,15 d菌落总数为6363 cfu/g,表明15 d可作为马蹄糕有效贮藏期;进一步对其贮藏过程中品质变化进行探究,在贮藏10 d后ΔE*值明显提升(p0.05)变化,而15 d时候质构数据均出现显著性差异(p<0.05);结合微生物生长情况、色泽与质构数据变化,认为现有杀菌条件下马蹄糕的贮藏期为15 d,而0~5 d则为马蹄糕的最佳食用期。该研究可为工业生产马蹄糕产品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 唐臻睿; 姚海棠
    • 摘要: 在泡卤凤爪中添加复合防腐剂(双乙酸钠、脱氢乙酸钠、ε-聚赖氨酸)、生物保鲜酶(保鲜复合酶)、酸度调节剂(乳酸),测定各防腐方式下泡卤凤爪的微生物,探讨其对泡卤凤爪保存期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卤汁酸度较高时(pH值5.5),并使用复合防腐剂、保鲜酶时,样品在37°C保温,不超过3周即胀袋,防腐效果均不理想;将酸度调节剂调卤汁至pH值为4.3以下,并添加复合防腐剂和保鲜酶协同防腐时,即乳酸8g+保鲜酶5g+(脱氢乙酸钠0.15g+双乙酸钠0.8g+ε-聚赖氨酸0.1g)防腐效果最佳,其次为添加复合防腐剂共同防腐,即乳酸8g+(脱氢乙酸钠0.15g+双乙酸钠0.8g+ε-聚赖氨酸0.1g)防腐效果也较好,此2种方式下的样品在37°C保温至6周时,外观仍然良好,菌落总数检测结果符合GB 2762-20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因此复合防腐剂、生物保鲜酶、酸度调节剂协同使用,对延长产品保存期起到了相互协同和加强的作用;若每一种单独使用,则防腐效果不佳。
    • 聂东航
    • 摘要: 食品都有保质期,血液是否也有保质期?能否像粮食一样保存起来,在几年内按需使用?答案是否定的。这是因为血液是包含血细胞和血浆的混合物,每种血液成分的保存期各不相同。除了血浆外,红细胞血液成分、冷沉淀、血小板制剂、冰冻红细胞等其他细胞成分保质期都在5-35天以内。
    • 摘要: 本期抽查报告显示,食品类产品涉及不合格问题较多的项目是菌落总数、霉菌、防腐剂等。菌落总数和霉菌皆与卫生相关,这一方面,大家相对了解得多一些,在此无须作进一步解读。而防腐剂,由于专业名称相对较多,本期重点解读防腐剂的相关类型及超量使用的危害。食品防腐剂可以有效地解决食品在加工、储存过程中因微生物“侵袭”而变质的问题,使食品在一般的自然环境中具有一定的保存期。本期产品质量抽查(不完全统计)结果显示,防腐剂超标问题广泛存在于休闲食品、水果制品、调味酱、咸菜、蛋糕、面包等产品中。
    • 曾庆培; 杨焕彬; 许艺馨; 解万翠; 宋琳; 杨锡洪; 林光明; 刘晓丽
    • 摘要: 以天然黄色素代替合成色素对盐焗鸡进行着色,利用天然抗氧化剂对其进行护色,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复合护色剂配比,并分析复合护色剂对色素光稳定性、热稳定性及着色盐焗鸡块色泽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量为0.015%的栀子黄对盐焗鸡具有良好的着色效果;添加量为0.025% 的GY60也具有较好的着色效果,但其光稳定性不如栀子黄;红曲黄和AY152都因色泽和稳定性较差而不适用于盐焗鸡的着色;由添加量为0.010%的异抗坏血酸钠、0.015%的茶多酚和0.010%的植酸钠复配而成的复合护色剂,对盐焗鸡的护色效果良好,其汤料煮后吸光度残存率为89.8%,经日光照射4 d后吸光度残存率为71.6%,均高于空白组,鸡块在室内自然光下的色泽褪色也比空白组缓慢,4d后仍保持较好的色泽.
    • 冯二凯; 程世鹏; 程悦宁; 易立; 王振军; 罗国良; 郭利; 任飞; 尹茉莉; 陈立志
    • 摘要: 为了探讨不同保存条件和保存期对新研制犬瘟热疫苗病毒滴度和免疫效力的影响,将3批疫苗分别置于2~8°C和-20°C保存,并随机取样进行质量、安全和免疫效力检验.结果表明:疫苗在2~8°C条件下保存6个月TCID50没有明显变化,9~12个月内下降0.3~0.5滴度;-20°C保存12个月没有显著变化,15个月内下降0.1滴度左右;疫苗能诱导产生高免疫保护水平的抗体,确定疫苗保存期2~8°C和-20°C分别为6个月和12个月;保存期内的疫苗的物理性状、无菌、支原体、外源病毒等检验均符合《中国兽药典》的要求.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