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抗体水平

抗体水平

抗体水平的相关文献在1985年到2022年内共计1384篇,主要集中在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内科学、预防医学、卫生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67篇、会议论文86篇、专利文献90578篇;相关期刊412种,包括疾病监测、江苏预防医学、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等; 相关会议67种,包括福建省科协第十五届学术年会畜牧兽医分会场——福建省畜牧兽医学术年会、山东畜牧兽医学会禽病学专业委员会第四届禽病学术研讨会、第四届(2014)中国兔业发展大会等;抗体水平的相关文献由4045位作者贡献,包括屈勇刚、张济培、余庆福等。

抗体水平—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267 占比:1.38%

会议论文>

论文:86 占比:0.09%

专利文献>

论文:90578 占比:98.53%

总计:91931篇

抗体水平—发文趋势图

抗体水平

-研究学者

  • 屈勇刚
  • 张济培
  • 余庆福
  • 俞苏蒙
  • 冯莉
  • 叶晓波
  • 徐瑾
  • 邢云卿
  • 陈建红
  • 高彦军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胡永红; 顿珠多吉; 边巴仓决; 尼玛次仁; 卓玛; 赵伟东; 田甜
    • 摘要: 目的了解西藏自治区2014年健康人群脊髓灰质炎(poliovirus,以下简称“脊灰”)抗体水平情况,为维持全区无脊灰状态及消灭脊灰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抽取西藏7地市69岁以下健康人群1776名,用微量中和测定法,进行脊灰抗体水平检测。结果1776名中,脊灰Ⅰ、Ⅱ、Ⅲ型抗体阳性率分别为77.44%、87.35%、80.73%;不同年龄组Ⅰ、Ⅱ、Ⅲ型免疫人群抗体差异分别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全区3型别脊灰抗体阳性率均低于控制脊灰传染病应达到的人群抗体水平,存在不能有效阻断脊灰病毒传播而导致流行或爆发的风险。
    • 余航; 刘洋铨; 吴瑞可; 王静; 何丽芳; 黄树武; 张晖; 闵凡贵
    • 摘要: 为调查广东等地实验猴养殖场猴T淋巴细胞趋向性病毒1型(Simian T-lymphotropic virus 1,STLV-1)的流行情况,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对采集自广东、广西、云南、海南以及河南境内主要猴场的752份实验猴血清样本进行STLV-1抗体检测。结果显示,不同猴场实验猴STLV-1感染率差异较大,其中,云南猴场的感染率最高,达到25%,其次是广东境内的猴场,感染率为5%~13.5%,海南与河南境内猴场的检出率较低,分别为5%和3.13%,广西猴场未检出。按照动物种属划分,恒河猴感染率高于食蟹猴且差异显著(P<0.05)。调查结果可为实验猴生产繁育、质量控制和生物净化提供参考。
    • 王曼; 何元庆; 李敏; 熊兆龙; 何健
    • 摘要: 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玉屏风和甘草提取物对白羽肉鸡生长性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试验选取1日龄科宝白羽肉鸡600只,按照体重一致的原则随机分为3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试验期42 d。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处理组1饲喂添加玉屏风提取物500 mg/kg的基础饲粮,处理组2饲喂添加玉屏风提取物500 mg/kg+甘草提取物200 mg/kg的基础饲粮。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比较,处理组1可以显著提高22-42 d和全期的平均日增重(P<0.05);处理组2可以显著提高第21天和第42天的末重(P<0.05),可以显著提高0-21、22-42 d和全期的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P<0.05)。(2)与对照组相比,处理组1可以显著提高肉鸡第42天禽流感病毒H5-11(H5-11)、禽流感病毒H7(H7)和新城疫病毒(NDV)抗体水平(P<0.05);处理组2可以显著提高肉鸡第21天H7和NDV抗体水平(P<0.05),和第42天H7、NDV、H5-11和H9抗体水平(P<0.05)。(3)与对照组相比,处理组2可以显著提高第42天肉鸡肝脏指数和脾脏指数(P<0.05)。上述结果表明,在肉鸡饲粮中加入玉屏风和甘草提取物可以显著提高白羽肉鸡的生长性能、脏器指数和抗体水平
    • 胡冰; 于建超
    • 摘要: 为切实掌握凉州区春季重大动物疫病集中免疫效果,及时查找和堵塞防疫漏洞,提高免疫密度和质量。2019~2021年每年5月对凉州区39个镇(指挥部)规模养殖场和散养户采集的猪牛羊鸡血清样本进行牛、羊、猪口蹄疫(O型)、小反刍兽疫、禽流感H5亚型、H7亚型和新城疫免疫抗体检测。结果显示,2019~2021年凉州区春季主要动物疫病抗体合格率均保持在70%以上。本监测掌握了凉州区3年来的主要动物疫病免疫状况,为该区做好动物疫病防控提供了参考。
    • 张继刚
    • 摘要: 为了及时掌握和评价5个种鸡群免疫接种禽流感疫苗的效果,对种鸡群进行禽流感抗体检测和分析。试验采取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对5个种鸡群的138个血清样本进行禽流感抗体检测。在5个种鸡群中随机采集138份血清作为禽流感抗体检测样本。根据我国制定的关于高致病性禽流感诊断技术的标准,实施微量红细胞凝集试验(HA)和红细胞凝集抑制试验(HI),将上述血清样本进行禽流感抗体检测。免疫接种效果评价标准:以完全抑制4个血凝单位抗原的血清最高稀释倍数作为红细胞凝集试验滴度,如果H5亚型禽流感血凝抑制试验的效价低于4log2说明免疫效果不达标,反之,抗体效价高于4log2说明免疫效果达标,一个种鸡群体中抗体效价达标的比率应在70%以上,这样才能说明整个种鸡群免疫接种效果较理想,能很好地抵御外界禽流感野毒的侵扰。检测结果:138份血样平均保护力达到80.43%,可以充分证明这5个种鸡场对当地流行的禽流感免疫状况比较理想。结论,对5个种鸡群随机抽取血清样本进行检测,可以为种鸡场提供合理的免疫接种程序,同时还能及时评价鸡群禽流感抗体水平,减少禽流感疫苗成本和种鸡群感染禽流感疾病的风险。
    • 黄华芬; 陈红; 程晓娟
    • 摘要: 目的分析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状况,发现易感人群和薄弱地区,为麻疹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昆明市晋宁区18个监测点595人进行问卷调查和采集血液样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血清中的麻疹抗体进行定量检测。检测结果录入数据库,应用Excel 2007和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麻疹抗体阳性率为93.61%,抗体几何平均浓度为996.03 mIU/mL。8~17月龄、18~35月龄、3~6岁的麻疹抗体几何平均浓度均高于其他年龄段(F=10.023,P<0.001)。坝区乡镇与山区乡镇麻疹抗体阳性率及几何平均浓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091,P=0.043;F=6.776,P=0.009)。结论晋宁区人群麻疹免疫水平不足以遏制麻疹的传播。应及时对易感人群和易感地区开展补充免疫活动,以巩固免疫屏障。
    • 饶丹
    • 摘要: 猪伪狂犬病是危害规模化养猪场的主要传染病之一,为了解河南新乡某规模化猪场猪伪狂犬病(PR)的防控情况,对猪场内的健康猪群进行猪伪狂犬病gE基因缺失疫苗免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免疫猪群体内的猪伪狂犬病gE抗体水平进行检测分析。由试验得出,母猪妊娠初期猪伪狂犬病gE抗体阳性率为90%,妊娠中期和后期达到100%;哺乳期仔猪也达到了100%;5~6周龄保育猪伪狂犬病gE抗体阳性率为70%;7~8周龄保育猪抗体阳性率为50%;9~10周育肥猪抗体阳性率为40%。由试验可知,该猪场母猪妊娠期和哺乳斯感染猪伪狂犬病毒严重,保育期猪只疫情逐渐减少,育肥期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建议长期检测猪伪狂犬病抗体,逐步淘汰阳性母猪,培养阴性后备猪群。对规模化猪场进行猪伪狂犬病抗体水平检测,可以更好地了解猪场的免疫效果,对促进养猪场经济平稳运行有积极作用。
    • 万进; 戴银娣; 马妮妮; 孙少辉; 朱光山; 徐瑞华; 马小平; 张志榜; 王聪
    • 摘要: 以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阳性不稳定场猪群为试验对象,评价泰万菌素对PRRSV感染程度的调节作用及对猪瘟(CSF)疫苗,口蹄疫(FMD)A型和O型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试验一:将2000头母猪随机等分为A、B两组,分别给药两家泰万菌素产品,对比用药前后母猪抗体水平及各项生产性能指标变化。结果显示:用药后两组猪群PRRSV、猪瘟病毒(CSFV)抗体水平比用药前均得到明显改善。其中A组PRRSV抗体S/P值在0.4~2.0范围内比例由53.6%升至89.3%(P<0.05);母猪群CSFV抗体阳性率由67.9%升至100%(P<0.05),抗体水平由50.8%提升至91.1%(P<0.05)。猪群口蹄疫病毒(FMDV)A/O型抗体阳性率、离散度亦有所改善,且猪群各生产指标均得到提高。试验二:对种公猪实施泰万菌素保健。保健前后各指标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保健后种公猪群PRRSV抗体阳性率由100%降至66.1%,S/P值均在2.0以内,离散度降至22.5%。综上,泰万菌素能有效缓解猪群PRRSV的感染程度,提升猪群的健康水平,同时使猪群在免疫CSF、FMD疫苗后获得更好的免疫应答。
    • 曹雪
    • 摘要: 畜禽免疫是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中最基础也是至关重要的工作,规范化免疫接种工作包括疫苗的规范化运输、储存、使用。在疫病防控工作和实验室检测工作中发现,各乡镇散养户、规模场动物免疫抗体水平存在较大差异,排除动物种类和个体差异因素,我们要从疫苗的储存运输、免疫剂量、免疫程序及方法等方面考虑,进一步规范各环节的操作流程,使畜禽免疫接种后的抗体效价能够达到国家规定标准甚至更高。
    • 王晓荣
    • 摘要: 1生猪常见疾病防治中免疫失败的原因1.1母体抗体因素在母猪怀孕时,由于母体的抗体较为强悍,在注射过程中没有降到标准的抗体线上,进而产生干扰性抗体,或者没有出现相应的疾病免疫能力。如果母体的抗体水平过低,则新生仔猪免疫力和抵抗力差,很容易受到外部环境中细菌和病毒的袭击,造成仔猪生病。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