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人才政策

人才政策

人才政策的相关文献在1980年到2022年内共计1442篇,主要集中在经济计划与管理、人才学、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422篇、会议论文17篇、专利文献1244篇;相关期刊733种,包括国际人才交流、人才开发、科技管理研究等; 相关会议17种,包括决策论坛——如何建立科学决策机制理论研讨会、第十一届全国院前急救学术大会、2013无锡职教教师论坛等;人才政策的相关文献由1641位作者贡献,包括刘佐菁、任文硕、孙昌增等。

人才政策—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422 占比:53.00%

会议论文>

论文:17 占比:0.63%

专利文献>

论文:1244 占比:46.37%

总计:2683篇

人才政策—发文趋势图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霍宁波; 张建民
    • 摘要: [提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中小企业成为培育区域发展新动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新一轮产业革命和外部不确定因素影响下,山东省滨州市中小企业面临着可持续创新发展的严峻挑战.本文在实地调研基础上,通过分析山东省滨州市中小企业创新发展面临的问题,从产业集聚发展、人才政策和创新服务平台建设等三个方面阐述具体发展路径,为区域内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 靳春晓
    • 摘要: 随着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提出,人才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性越发凸显,城市对人才缺口的补充也越来越重视。各个城市相继发布人才引进政策吸引人才,为城市建设打下人才基础。文章以W市为例,通过对W市近年来的人才政策的分析,指出在当前人才政策应当从加大宣传力度、优化政策环境、加大人才自助培育力度等方面进行改善,以期更利于W市高质量发展。
    • 李庭志; 荆亚璟
    • 摘要: 人才柔性引进政策的有效性可以通过政策工具研究来揭示,政策工具分析强调政策工具与政策目标的匹配问题。文章建构了政策工具维度与人才柔性引进政策目标维度的二维分析框架,运用Nvivo软件,对13份东部城市人才柔性引进政策文本具体内容进行编码与文本分析。结果显示,东部地区政府主要依靠供给型政策工具来进行柔性引进人才,对环境型与需求型政策运用不足。在实现人才目标方面强调引得进,对于留得住、用得好的目标方面关注不足。针对当前人才柔性引进政策存在的问题与缺失,提出要优化柔性引进政策工具组合、关注柔性引进人才供给可持续性、推动柔性引进人才价值最大化。
    • 陈淑云; 李琪
    • 摘要: 为了打破户籍制度束缚下的人才流动障碍,增强城市竞争力和发展活力,全国各地相继实施了多样化的人才激励政策。结合2010—2019年全国199个地级市的流动人口数据,采用多期双重差分和倾向得分匹配法来考察人才政策对流动人口落户决策的影响,发现城市出台人才政策在短期内会明显增强流动人口的落户意愿,而购房补贴和创业补贴等政策对流动人口的吸引力更大;出台过两次以上人才政策和出台过人才专项计划的城市吸引力更强。从不同等级、不同区域的城市比较来看,人才政策对二线城市和东、中部地区城市的影响更为明显,对一线城市的作用反而不明显。整体而言,人才政策对东、中、西部地区流动人口的落户决策均具有明显的正效应,为了克服人才政策趋同化的弊端,要因城制宜,因城施策,找准城市的产业特色和发展定位,提高人才与城市发展的契合度,实现人才政策效用的最大化目标。
    • 陆圣杰
    • 摘要: 建设自由贸易港是党和国家给予海南省的重要任务,但海南省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自贸港建设经验方面的局限,需要从多方面进行政策创新以适应新的发展要求。其中,人才政策的改革创新具有突出性作用。本文以自贸港建设的人才需求为视角,从人才培养和人才引进两个方面分析,针对海南省人才引进能力较弱,人才培养能力不足,人才层次较低,人才结构失衡等问题,提出实现人才引进和人才培养的双向并重是海南自贸港建设人才政策的优化路径。
    • 赵明仁; 柏思琪; 王晓芳
    • 摘要: 科技创新和自立自强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科技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建设包括粤港澳大湾区在内的高水平人才高地是党中央在我国经济转型发展中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在界定与分析高水平人才高地概念基础上,对粤港澳大湾区人才状况进行整体的分析,并对粤港澳大湾区人才政策进行系统的梳理与阐释,据此进一步提出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制度体系建构的思路:重构粤港澳大湾区人才发展的顶层设计,注重全链条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加强对国际人才吸引与环境建设,增强粤港澳大湾区人才流动与一体化发展,提高人才服务保障供给力度等。
    • 钱旭东
    • 摘要: 在信息技术应用飞速发展的大环境下,中央提出人才强国战略,强调人才资源是经济社会第一资源。财政专项资金针对人才方面的投入日趋增加,如何有效地发挥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一体化体系对人才专项资金的规范,探索适宜县域城镇的人才绩效考核机制亟待研究。围绕各类人才投入绩效评价机制的目标核心,结合各类专项收支审计和绩效审计的环境约束,动态追踪人才专项资金支出细项。本文从五个层次进行分析,强化框架体系的全过程管理,实现基于绩效的人才投入预算管理模式,从制度上构建起供给侧改革下的县域人才资金绩效管理规则。
    • 李瑞瑞
    • 摘要: 科技创新人才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战略资源,其发展对于促进创新驱动、做优做强创新型经济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2015年以来上海发布的39项科技创新人才相关政策为研究对象,基于文本挖掘方法,从政策发布年份、发布主体、关键词词频、社会网络关系等维度进行量化分析,并采用LDA主题模型对政策文本进行了主题聚类分析。研究结果发现,近年上海科技创新人才政策重点关注的主题包括海内外高层次人才、留学人员、博士后、人才激励、人才流动、科技创新服务、知识产权以及户籍政策等,其中人才与创新两个关键词位于社会网络中心,且两者的关系密切。基于此,本研究分析了当前上海科技创新人才政策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人才政策的相关建议。
    • 叶京; 魏华颖
    • 摘要: 本文系统梳理近20年来韩国制定实施的一系列女性科技人才政策,将其演进历程划分为起步期(1993—2003年)、发展期(2004—2013年)和深化期(2014年至今)三个阶段,并分析了各阶段特征;基于政府统计年鉴、评估报告等数据,揭示了政策实施成效与存在问题;总结了四方面政策经验启示,即重视提升女性科技人才培养与使用的战略地位;重视培养、使用和基础建设三部分政策内容的相互作用;重视构建职业生涯全周期的支持体系;重视营造可创造科学技术价值的社会氛围。
    • 陈振明; 曹瑞阳
    • 摘要: 本文基于多层次视角,建构主体-结构-环境分析框架,选取S市Z制度执行案例展开分析,试图揭示引进台湾地区人才政策执行困境的生成逻辑与破解关键。研究发现,意愿不足、能力欠缺、风险规避等微观主体因素决定执行能动性,是困境生成的内生原因;资源依赖、规则偏弱等中观结构因素影响执行自主、动力与公正,是困境生成的外生原因;背景动荡、资源约束、反馈虚置等宏观环境因素设定执行情境,是困境生成的首要原因。破解关键在于增强意愿能力、扩大自主空间;强化资源保障、完善结构规则;引导背景环境、改善条件基础、夯实反馈实效。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