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人乳头瘤病毒感染

人乳头瘤病毒感染

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相关文献在1994年到2022年内共计444篇,主要集中在肿瘤学、妇产科学、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39篇、会议论文34篇、专利文献76625篇;相关期刊201种,包括中国妇幼健康研究、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中国性科学等; 相关会议27种,包括“急诊医学临床学术探讨研究会”会议、第十四届中国体视学与图像分析学术会议、第三届岐黄论坛等;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相关文献由971位作者贡献,包括不公告发明人、王勇、任青玲等。

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39 占比:0.44%

会议论文>

论文:34 占比:0.04%

专利文献>

论文:76625 占比:99.52%

总计:76998篇

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发文趋势图

人乳头瘤病毒感染

-研究学者

  • 不公告发明人
  • 王勇
  • 任青玲
  • 张宏伟
  • 徐丛剑
  • 李大伟
  • 李燕云
  • 杨霞
  • 林琳
  • 楼慧强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孟敬一
    • 摘要: 目的探讨激光治疗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片治疗宫颈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cervical low-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LSIL)合并高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淄博市妇幼保健院2019年6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100例LSIL合并高危HPV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分组方法:随机数字表法),每组50例。对照组应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激光治疗,治疗3个月。对比两组患者宫颈病变治愈率、HPV转阴率与病毒载量、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愈率和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宫颈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合并高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患者应用激光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片治疗,能够提升患者治疗效果与治愈率,促进HPV转阴,降低病毒载量,且安全性较高。
    • 王庄舒; 宋继荣; 王勇; 王汉卿; 孙玉鸿
    • 摘要: 目的:分析本地区女性人乳头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情况、基因分型,了解HPV感染和年龄的关系,不同年龄层感染亚型的类别,单一感染和多重感染的发生率。方法:收集女性宫颈分泌物,采用PCR体外扩增和DNA反向点杂交相结合的基因检测技术,对HPV进行定性检测及分型。结果:在8895例女性患者中,HPV感染率30.71%。HPV感染亚型前3位是16型、52型、53型。不同年龄组之间6型、16型、18型、59型感染率有差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0.00、0.02、0.04),其他21型感染率在不同年龄组之间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每个地区人群HPV感染类型并不十分相同,针对本地区人群HPV感染类型,总结常见的感染亚型,并统计复查人群中常见的HPV感染类型,为本地区女性宫颈癌的防治工作提供指导依据,为疫苗接种类型的选择提供查参考意见。
    • 张小英; 唐月; 热娜·亚力买买提; 郭英
    • 摘要: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HPV感染的有效治疗方案。方法查阅近几年文献及导师的临床经验,研究最有效的治疗方式。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宫颈HPV感染,可提升疗效与HPV感染转阴率,改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效果显著。
    • 倪茗; 刘婷婷; 汪俊; 邹学红; 周红玉; 王燕; 余桂梅
    • 摘要: 目的检测宫颈癌组织死亡相关蛋白激酶1(DAPK1)、KLF4、6-氧-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启动子区域甲基化状态,初步探讨其甲基化状态与宫颈癌人乳头瘤病毒16(HPV16)感染的关系。方法选取宫颈癌患者103例为宫颈癌组,另选取同期年龄相匹配的慢性子宫颈炎患者110例为对照组。检测2组宫颈脱落组织DAPK1、KLF4、MGMT基因甲基化状态。通过人乳头瘤病毒检测HPV16感染情况,分析宫颈癌组织DAPK1、KLF4、MGMT基因甲基化与HPV16感染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宫颈癌组患者HPV16感染阳性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宫颈癌组DAPK1、KLF4、MGMT基因异常甲基化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化程度低、TNM分期Ⅲ~Ⅳ期、有淋巴结转移及有远处转移患者宫颈癌组织DAPK1、KLF4、MGMT甲基化率高于分化程度高、中及TNM分期Ⅰ~Ⅱ、无淋巴结转移、无远处转移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HPV16感染阴性相比,HPV16感染阳性患者中APK1、KLF4、MGMT甲基化比例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V16感染情况与APK1、KLF4、MGMT甲基化相关(r=0.454,0.497,0.307,P<0.05)。结论HPV16感染可能与APK1、KLF4、MGMT甲基化有关,HPV16感染可能通过影响APK1、RAR-β、MGMT基因甲基化促进宫颈癌的发展。
    • 任佳; 周丽珠; 蔡春芳
    • 摘要: 目的探讨智能远程系统的延续性护理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11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收治的106例高危型HPV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53例)和观察组(53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干预,观察组患者采取智能远程系统的延续性护理,两组均干预3个月。比较两组心理状态、自我管理能力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为96.23%,高于对照组的84.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低于对照组,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智能远程系统的延续性护理能够减轻高危型HPV感染患者负面情绪,提升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从而提高护理满意度。
    • 王红云
    • 摘要: 目的:分析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及亚型分布与宫颈病变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进行体检的660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予以所有患者进行HPV分型检测,对HPV检测阳性患者进行阴道镜检查及TCT检查,观察、记录患者的HPV感染情况、阴道镜检查及宫颈组织活检结果,分析其HPV亚型分布和宫颈病变关系。结果:6605例患者共检出1052例HPV感染,HPV感染率为15.93%。1052例患者有789例行进一步检查,发现子宫正常或炎性反应544例(68.95%);CINⅠ132例(16.73%);CINⅡ60例(7.60%);CINⅢ45例(5.70%);宫颈癌8例(1.01%)。在1052例患者中,HPV亚型以HPV16、HPV18、HPV52、HPV58为主。其中,高危HPV感染118例(14.96%),低危HPV感染552例(69.96%),双重HPV感染115例(14.58%)。宫颈病变和HPV感染呈正相关。结论:宫颈病变的发生与HPV感染密切相关,且HPV16、HPV18、HPV52、HPV58是引起宫颈病变的高危亚型。
    • 田野; 潘宇; 曹明杰
    • 摘要: 目的探讨100例女性阴道微生态多样性、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亚型及与宫颈病变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1年8月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57例慢性宫颈炎、12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级、23例CINⅡ~Ⅲ级、8例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37例为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阴性患者,63例为HR-HPV阳性患者。比较各类宫颈病变患者HR-HPV感染率、HPV亚型检出率、阴道微生态检出率及HPV感染患者阴道微生态指标情况。结果病变级别越高,HR-HPV阳性检出率越高(P<0.05)。HPV16亚型在各类宫颈病变中检出率居首位,其中在慢性宫颈炎+CINⅠ级中检出率为14.49%,CINⅡ~Ⅲ级为34.78%,宫颈癌为62.50%,宫颈病变越严重,HPV16亚型检出率越高(P<0.05);除HPV16亚型外,慢性宫颈炎+CINⅠ级疾病中HPV亚型检出率居前三位的分别为HPV52、58、53;CINⅡ~Ⅲ级中居前三位的分别为HPV58、52、53;宫颈癌中检出的亚型有HPV18、31、33、52、58,在各宫颈病变中HPV58亚型常被检出。在各类宫颈病变患者中,病情越严重,阴道滴虫及念珠菌检出率越高,乳酸杆菌检出率越低(P<0.05)。HR-HPV阴性患者乳酸杆菌、白细胞(WBC)计数、菌群多样性、菌群密集度阳性检出率均低于HR-HPV阳性患者(P<0.05)。HPV、阴道滴虫、念珠菌检出率与宫颈病变呈正相关,乳酸杆菌检出率与宫颈病变呈负相关(P<0.05)。结论女性阴道微生态、HPV感染均与宫颈病变的发生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 万霞; 陈萍; 廖悦华
    • 摘要: 目的探讨P16、P53、Ki-67及CyclinD1在不同类型宫颈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关系。方法选取江门市中心医院2012年1月至2020年12月确诊的80例宫颈原位腺癌及浸润性腺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取80各检查健康者为对照组,对标本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两组标本中P16、P53、Ki-67及CyclinD1表达情况,并统计宫颈腺癌各类型患者HPV感染率。结果观察组P16、CyclinD1、Ki-67、P53阳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V感染阳性组CyclinD1、Ki-67、P53、P16阳性率及宫颈腺癌发生率高于HPV感染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V相关性腺癌患者P16、CyclinD1、Ki-67、P53阳性率高于非HPV相关性腺癌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16、P53、Ki-67及CyclinD1在宫颈腺癌中呈高表达,宫颈腺癌发病与HPV感染存在密切关系,并与P16、P53、Ki-67、CyclinD1表达有关,临床可将此四项指标作为筛查宫颈腺癌的指标。
    • 赖晓端; 陈少虹
    • 摘要: 目的 分析妊娠期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患者血清孕酮、雌二醇水平的变化及其妊娠结局。方法 选择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普宁华侨医院收治的60例妊娠期HPV感染孕妇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在我院门诊检查的64例妊娠期无HPV感染孕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孕妇的血清孕酮、雌二醇水平及不良妊娠结局。结果 观察组孕妇的血清孕酮、雌二醇水平水平分别为(17.02±2.85) nmol/L、(743.19±76.05) p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29±4.77) nmol/L、(875.74±104.16) p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孕妇的不良妊娠结局总发生率1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期HPV感染有不良妊娠结局者血清孕酮、雌二醇水平分别为(14.80±2.44) nmol/L、(576.98±53.22) pmol/L,明显低于妊娠期HPV感染无不良妊娠结局的(17.41±2.92) nmol/L、(772.52±80.08) p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期HPV感染者血清孕酮、雌二醇水平明显降低,且妊娠期HPV感染合并不良妊娠结局者的血清孕酮、雌二醇水平明显低于妊娠期HPV感染无不良妊娠结局者,临床通过监测HPV感染孕妇的血清孕酮、雌二醇浓度变化可用于不良妊娠结局的评估。
    • 李胡琳
    • 摘要: 目的探究保妇康栓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慢性宫颈炎伴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对患者HPV转阴率、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86例慢性宫颈炎伴HPV感染患者,以随机信封法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3例。参照组患者给予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保妇康栓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HPV转阴率及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CD3^(+)、CD4^(+)、CD8^(+)及CD4^(+)/CD8^(+))。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5.35%,高于参照组的76.7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HPV转阴率为93.02%,高于参照组的72.0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D3^(+)、CD4^(+)、CD8^(+)及CD4^(+)/CD8^(+)均较本组治疗前改善,且研究组患者CD3^(+)(66.02±6.03)%、CD4^(+)(38.56±4.67)%、CD8^(+)(24.48±3.62)%、CD4^(+)/CD8^(+)(1.47±0.12)均优于参照组的(57.26±5.59)%、(30.09±4.71)%、(28.85±2.81)%、(1.29±0.1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保妇康栓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慢性宫颈炎伴HPV感染患者,可以促进HPV转阴,改善免疫功能,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加快病情康复,建议推广使用。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