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高压均质

高压均质

高压均质的相关文献在1991年到2023年内共计400篇,主要集中在轻工业、手工业、化学工业、药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28篇、会议论文9篇、专利文献263404篇;相关期刊129种,包括中国新药杂志、农业机械学报、现代食品科技等; 相关会议9种,包括第三届国际信息技术与管理科学学术研讨会、第五届全国农产品加工科研院所联谊会暨中国农产品加工技术与产业发展研讨会、2010年第九届中国国际纳米科技(西安)研讨会等;高压均质的相关文献由1173位作者贡献,包括江连洲、王中江、李杨等。

高压均质—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28 占比:0.09%

会议论文>

论文:9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263404 占比:99.91%

总计:263641篇

高压均质—发文趋势图

高压均质

-研究学者

  • 江连洲
  • 王中江
  • 李杨
  • 杨晶津
  • 王文波
  • 王爱勤
  • 周庆辉
  • 康玉茹
  • 张盼月
  • 李俊杰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纪慧杰; 朱彩平
    • 摘要: 高压均质技术是一种非热加工技术,通过剪切、碰撞、空穴、湍流、加热等作用,可大大减小流体物料中颗粒粒径的大小。高压均质作为一种提取方法,主要利用剪切、高速撞击等综合效应使物料达到破壁的效果,极大地破碎植物细胞组织结构,加速了可溶物的扩散和渗透。此方法具有提取效率高、提取时间短、提取成分生物活性高等优点。该文从高压均质技术及其在提取植物天然活性成分方面的基本原理出发,对高压均质处理提取植物中的多糖、黄酮、多酚等活性成分进行了综述,并对高压均质技术在提取中的应用进行了初步展望,旨在推动其在提取方面的研究与应用。
    • 蒋倩; 孔令艳; 薛梅; 雷红
    • 摘要: 以凹凸棒作稳定剂,亚麻籽胶作乳化剂,壳聚糖盐酸盐作壁材,采用高压均质法制备姜精油纳米乳。以平均粒径、多分散系数(PDI)和Zeta电位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了凹凸棒稳定的姜精油纳米乳的制备工艺。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以姜精油纳米乳的平均粒径为响应值,通过响应面实验优化其参数。结果表明:凹凸棒、亚麻籽胶、姜精油、壳聚糖盐酸盐添加量分别为0.15%、0.20%、3.00%、0.15%,高压均质压力为30 MPa,时间为5 min时,所制备姜精油纳米乳粒径最小,其平均粒径为(332.8±5.1)nm,而且所得姜精油纳米乳的性质稳定,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 王雅娟; 刘君; 马传国
    • 摘要: 为制备高物化稳定性的水包剥离亚麻籽油乳液,拓宽亚麻籽油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先采用柱层析法制备剥离亚麻籽油(stripped flaxseed oil,SFO),探究剪切速率、剪切时间、均质压力、均质次数及抗氧化剂对SFO乳液物理稳定性(粒径、电位、表面张力)和氧化稳定性(过氧化值(PV)、硫代巴比妥酸值(TBARs)、茴香胺值(p-AV))的影响。研究表明:剪切速率越大,时间越长,乳液粒径、电位绝对值、表面张力越小,物理稳定性越高;剪切速率较低时发生初级氧化,剪切速率超过19 000 r/min,TBARs显著升高,次级氧化加快,氧化稳定性下降;以22 000 r/min剪切6 min,PV达4.53 mmol/kg,TBARs达31.50μmol/g;均质压力及次数的增加均显著提高乳液的物理稳定性,降低其氧化稳定性;均质过程中乳液的物化稳定性高于剪切过程中的;均质压力低于10 MPa时均质次数对氧化稳定性影响不大,超过10 MPa时增加均质次数,PV和TBARs均增大,氧化稳定性下降。均质压力60 MPa、均质3次,乳液PV达2.14 mmol/kg,TBARs达19.03μmol/g;3种抗氧化剂(TBHQ、VC及GTP)均显著降低乳液PV,但VC和GTP增大了TBARs,这可能是在制乳过程中自身氧化或起促氧化作用。因此,剪切和均质过程对乳液的稳定性有显著影响,采用较低剪切速率、较高均质压力、较少的均质次数,加入自身稳定的抗氧化剂,乳液的物化稳定性较高。
    • 苏荣欣; 王洁樱; 黄仁亮; 崔美; 齐崴; 何志敏
    • 摘要: 球形纳米纤维素(SNC)是一种环境友好型生物质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生物相容性、高热稳定性、高强度等特点,可应用于生物医学、电子科技、环境治理、膜科学等领域.本文以木糖渣为原料,采用酶解耦合机械处理(超声破碎或高压均质)的方法,制备不同大小、形貌的SNC.考察了3种预处理方法、酶解时长、超声破碎时长、高压均质压力与循环次数对SNC形貌、粒径、结晶度和产率的影响及规律.结果表明:与氢氧化钠的醇溶液和水溶液相比,碱性过氧化氢处理使得木糖渣结晶度最高,由50.1%提高至74.7%;酶解3 h,超声破碎120 min所制得的SNC直径为30~80 nm,产率为50.6 mg/g;酶解3 h,80 MPa高压均质15次,所得SNC直径为10~40 nm,产率为80.6 mg/g.
    • 刘艳霞; 邱雪娇; 刘占英; 胡建华; 李永丽; 朱明达
    • 摘要: 低共熔溶剂因低毒、低成本和生物降解等优良特性,在生物质资源预处理方面具有酸碱预处理无可比拟的优势,因此,作为绿色溶剂逐渐成为近十年的研究热点。本文采用低共熔溶剂结合超声或高压均质处理燕麦秸秆制备微晶纤维素,通过粒径、聚合度、扫描电镜、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表征与分析,发现得到的微晶纤维素平均粒径为18.61~26.27μm,平均聚合度在132~366之间,相对结晶度为48.52%~65.51%,具有纤维素Ⅰ晶型。其中低共熔溶剂结合高压均质处理得到的燕麦秸秆微晶纤维素效果最佳,呈现松散的多孔结构。上述研究为燕麦秸秆微晶纤维素的制备提供了一种高效绿色的制备途径。
    • 孙冰玉; 李志敏; 刘琳琳; 吕铭守; 朱秀清; 王欢; 邵志远
    • 摘要: 近年来,随着“植物基”食品的研究热情高涨,有关大豆基发酵酸奶的研究逐渐受到人们的青睐。在食品工业中常利用高压均质技术对大豆蛋白乳液进行改性,使其表现出优良的加工特性。大豆在高压均质作用下,蛋白聚集体结构展开,多肽链上各亚基发生解离、重排。蛋白质结构的变化导致其表面疏水性增加,溶解度、乳液稳定性增强。高压均质通过改善大豆蛋白的构象,使酸豆乳的持水力增强,感官品质提升。本文主要概述了有关高压均质技术对大豆蛋白质构象及发酵特性影响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并分析了该领域的发展趋势,为大豆酸乳的深入研究提供一定的帮助。
    • 陈欢; 钟洪浩; 王鲁峰
    • 摘要: 以柑橘皮渣为原料,采用2,2,6,6-四甲基哌啶-1-氧自由基(TEMPO)介导氧化联合高压均质法制备柑橘纳米纤维素,研究次氯酸钠添加量(5、25、50 mmol/g)对柑橘纳米纤维素长径比、形貌结构、理化性能等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次氯酸钠质量摩尔浓度的增加,柑橘纳米纤维素的直径和长度都逐渐缩短,并在50 mmol/g时长度[(150.57±24.99)nm]与直径[(2.74±0.29)nm]达到最短。扫描电镜与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氧化剂质量摩尔浓度的升高,柑橘纤维中的木质素、半纤维素被水解,柑橘纤维表面呈现出越来越粗糙的结构。X射线衍射和热重分析显示:氧化均质处理提高了柑橘纳米纤维素的结晶度和耐热性,且纤维素的Ⅰ型晶型未遭到破坏。理化性质分析表明:氧化均质处理可有效提高柑橘纳米纤维素持水力、持油力、胆固醇吸附力和葡萄糖吸附力,并在次氯酸钠质量摩尔浓度为50 mmol/g时表现出最强的吸附力。纳米化的柑橘纤维素具有良好的功能特性,研究以期为柑橘皮渣的再利用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 晏飞利; 刘丹; 陈艾萌; 吕向阳; 吴佳慧; 陈彦; 刘军; 涂坤
    • 摘要: 本研究对不同高压均质条件下天冬饮料的稳定性进行评价以筛选最佳的均质参数,并表征其均质前后的粒径变化。结果表明,天冬饮料在一级均质压力为90 MPa、二级均质压力为60 MPa、均质次数为4次时能达到最佳的均质效果,稳定系数为0.86±0.02,均质后天冬饮料的平均粒径由均质前的1560.2 nm减小到509.3 nm,多分散指数也由0.348减小到0.109。
    • 崔燕; 郭加艳; 宣晓婷; 林旭东; 尚海涛; 邓文艺; 张铁; 凌建刚
    • 摘要: 本文采用高压均质技术,探究了均质压力(20~40 MPa)及次数(1~2次)对NFC水蜜桃浊汁的混浊度、离心沉淀率、粒径、Zeta电位等稳定性指标和pH、TSS、总酸、固酸比、还原糖、色泽、总酚、VC等品质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压均质(30~40 MPa/1、20~40 MPa/2)可有效提高NFC水蜜桃浊汁的稳定性,离心沉淀率较未处理组下降13.49%~24.22%,平均颗粒粒径由1853.67 nm降至501.10~665.27 nm,绝对Zeta电位值显著提高(P0.05);随着均质次数增加,pH、TSS、总酚和VC含量显著降低(P<0.05),品质下降。高压均质处理可有效提高NFC水蜜桃浊汁稳定性、抑制褐变,并提高总酚、VC等营养物质含量。
    • 刘洋; 肖宇; 马爱进; 桑亚新; 孙纪录
    • 摘要: 天然几丁质具有高度有序的晶体结构以及较强的分子间和分子内氢键,其不溶于水,因此难以被酶促降解。为了提高几丁质的酶促降解效率,本研究采用超微粉碎和高压均质联合处理对几丁质进行改性,测定改性处理前后几丁质的一系列理化性质,并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元素分析、X射线衍射、热重-差示扫描量热法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对几丁质的微观结构进行表征;此外,利用非特异性酶进行酶解验证联合处理对几丁质的酶解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原几丁质相比,联合处理改性后的几丁质平均粒径减小99.71%,比表面积增加85.11%,孔隙体积增大29.03%,黏均分子质量降低85.80%,通过振实密度所计算膨胀比增加1.02倍。与原几丁质相比,联合处理改性后的几丁质在3 448 cm和3 263 cm附近吸收峰强度提高,在896 cm处的吸收峰强度变弱;脱乙酰度没有明显变化;在(110)晶面和(020)晶面的结晶度指数分别降低了17.49%和1.31%;热稳定性被破坏;结构变得疏松多孔。联合处理改性后的几丁质更易被纤维素酶和木瓜蛋白酶降解。此外,联合处理的改性效果优于超微粉碎和高压均质单一处理。综上所述,超微粉碎和高压均质联合处理可以有效地改变天然几丁质的理化性质和微观结构,从而提高几丁质的酶解效率。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