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骨代谢指标

骨代谢指标

骨代谢指标的相关文献在1996年到2023年内共计490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内科学、中国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55篇、会议论文35篇、专利文献45909篇;相关期刊230种,包括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浙江中医杂志、中国老年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24种,包括第十四次乳腺病中医、中西医结合学术研讨会、第七届全国中医药博士生学术论坛、2015临床急症经验交流高峰论坛等;骨代谢指标的相关文献由1554位作者贡献,包括赵文、吴文、彭海洲等。

骨代谢指标—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55 占比:0.98%

会议论文>

论文:35 占比:0.08%

专利文献>

论文:45909 占比:98.94%

总计:46399篇

骨代谢指标—发文趋势图

骨代谢指标

-研究学者

  • 赵文
  • 吴文
  • 彭海洲
  • 智喜梅
  • 王学谦
  • 王毅
  • 赵玺
  • 张孜君
  • 刘泽有
  • 刘荣均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刘志; 朱勇; 林涨源; 赵瑞波; 龙海涛; 卢邦宝; 孙步华; 成亮; 赵树山
    • 摘要: 背景:依降钙素作为抗骨质疏松的经典药物,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抗骨质疏松治疗中,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其在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治疗中也有着显著的疗效。目的:评估依降钙素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方法,纳入60例绝经后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老年患者,采用随机信封法按1∶1比例随机分配至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给予国产依降钙素(每周1次)联合碳酸钙+维生素D(1次/d)治疗,对照组给予碳酸钙+维生素D(1次/d)治疗,疗程6个月。通过对比骨代谢指标、骨折愈合率、骨密度、血钙、血磷及不良反应来系统评估依降钙素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与结论:①试验组有26例患者,对照组有28例患者完成试验,两组患者基线数据基本一致;②依降钙素组在8,12,24周能明显抑制骨吸收指标β-Ⅰ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质量浓度(P<0.01),以及改善4,8周患者的疼痛目测类比评分(P<0.01),并对骨折愈合、血钙及血磷无影响;③两组的骨密度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④提示依降钙素能够降低绝经后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术后的高转化状态,减少急性骨丢失,缓解术后患者疼痛,安全性好。
    • 何兴鹏; 郑利钦; 李鹏飞; 悦桂阳; 李志鸿; 吴敏辉; 林梓凌
    • 摘要: 背景:目前去势大鼠是成熟可靠的骨质疏松症动物模型,对肾阳虚证、肾阴虚证大鼠模型的建立与相关观察指标也已有比较详细的研究,但对肾阳虚证、肾阴虚证骨质疏松的"病证结合"大鼠模型研究还有待完善.交感-副交感神经功能测定是判断阴虚、阳虚证型的一个特异性指标,但用来分析两种肾虚证型骨骼系统相关指标方面仍存在不足,"病证结合"需要更多的实验依据和观察指标.目的:比较分析肾阳虚证和肾阴虚证骨质疏松大鼠骨小梁微观结构参数及血清中骨代谢指标的差异.方法:手术摘除20只SD雌性大鼠双侧卵巢建立去势骨质疏松模型,10周后随机分为肾阳虚组、肾阴虚组,每组10只.肾阳虚组去势大鼠臀部肌肉注射氢化可的松注射液,肾阴虚组去势大鼠灌胃甲状腺片混悬药液,均1次/d,连续14 d,造模成功后采用Micro-CT扫描获取大鼠左侧股骨感兴趣区域骨微结构参数,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中骨形成及骨吸收相关指标.结果 与结论:①成功建立两种肾虚证型去势骨质疏松大鼠病证结合模型;②与肾阳虚组大鼠相比,肾阴虚组大鼠骨小梁骨密度及骨体积分数明显升高,骨小梁数量增加,骨小梁厚度减小,血清各项骨形成、骨吸收指标明显升高,提示肾阴虚组大鼠骨代谢过程明显加快;③结果 表明,肾阳虚、肾阴虚证型去势骨质疏松大鼠骨小梁微观结构及骨代谢指标存在明显差异,其机制仍需进一步研究.
    • 田先柱; 桂炜炜; 卢超
    • 摘要: 目的:探究益肾补髓汤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的效果及对患者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6月九江市中医医院收治的80例OVC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两组均行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术后对照组采用常规抗骨质疏松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益肾补髓汤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骨代谢指标和骨密度、VAS评分、ODI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骨代谢指标和骨密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TX-Ⅰ、BALP较治疗前均降低,骨密度较治疗前均升高,且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3、6个月,两组VAS、ODI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结论:益肾补髓汤联合PVP治疗OVCF的临床效果好,可以有效缓解疼痛,提高腰部功能。
    • 陈镜; 冯正平
    • 摘要: 目的探究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信号素3A(semaphorin3A,Sema3A)水平与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及骨代谢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共129例,分为骨质疏松组(62例)和非骨质疏松组(67例)。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检测生化指标、骨代谢指标及骨密度。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两组患者的血清Sema3A水平。将Sema3A与骨密度、骨代谢指标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及多元回归分析。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组血清Sema3A水平显著低于非骨质疏松组(P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在矫正混杂因素后,血清Sema3A水平与腰椎骨密度呈正相关(B=0.002,P=0.035)。结论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骨质疏松组血清Sema3A水平与非骨质疏松组相比明显降低,Sema3A与骨密度呈正相关,与OC、PINP、β-CTX呈负相关趋势。
    • 彭丽娜; 陶青云; 林立国
    • 摘要: 目的:探讨加味右归丸在股骨颈骨质疏松性骨折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肾阳虚型)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所有肾阳虚型股骨颈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均于2017年11月至2020年1月在我院就诊并行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纳入研究前对96例患者均行随机分组。对照组48例患者术后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48例联合加味右归丸治疗,治疗4周后比较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清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血清骨钙素(BGP)、骨碱性磷酸酶(BALP)、β-内啡肽(β-EP)高于对照组,血栓素B2(TXB2)、血清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D二聚体(D-D)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5.83%,高于对照组的79.17%(P<0.05)。结论:对于股骨颈骨质疏松性骨折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肾阳虚型)而言,联合加味右归丸有助于改善术后高凝状态,调节骨代谢,提高临床疗效。
    • 林启航; 黄丽冰; 姚凤兰
    • 摘要: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伴亚临床甲减对孕妇25-羟基维生素D和骨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在我院分娩的妊娠期糖尿病伴亚临床甲减孕妇80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我院健康孕妇8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的25-羟基维生素D水平、骨代谢指标、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的25-羟基维生素D水平低于对照组,且骨钙素(OST)、Ⅰ型前胶原N端肽(PINP)及β-胶原特殊序列(β-CTX)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早产、低体重儿、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健康孕妇相比,妊娠期糖尿病伴亚临床甲减孕妇的25-羟基维生素D水平较低,骨代谢指标较高,同时易出现早产、新生儿窒息等问题,应予以重视,保障母婴安全。
    • 张华洋; 冯雷
    • 摘要: 目的探讨针刺联合中药熏蒸对踝关节骨折术后患者踝关节功能及骨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以沈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10例接受手术治疗的踝关节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应用针刺联合中药熏蒸治疗,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总体疗效,观察两组踝关节量表(Olerud-Molander、Baird)评分变化情况、踝关节功能包括踝关节肌力和关节主动活动度以及骨代谢指标改善情况。结果试验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70.91%vs.43.63%,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Baird踝关节评分、Olerud-Molander功能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踝关节肌力和关节主动活动度均提升(P<0.05);骨代谢指标血清骨钙素(BGP)、前胶原氨基端肽(PINP)、前胶原羧基端肽(PICP)、血清总骨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otal-PINP)和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水平降低(P<0.05);试验组各指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联合中药熏蒸具有活血止痛、化瘀消肿、补肾壮骨之效,作用于踝关节骨折术后患者,可有效恢复其踝关节功能,缓解关节疼痛、肿胀症状,调节骨代谢指标,对于踝关节骨折术后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 高继锋
    • 摘要: [目的]探讨复元活血汤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骨代谢指标及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相同的外科手术治疗,对照组术后进行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复元活血汤,两组连续治疗8周后比较两组骨代谢指标、膝关节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Ⅰ型胶原羧基末端肽(sCTx)水平均提升,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膝关节功能优良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服复元活血汤联合常规手术及康复训练治疗,可改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骨代谢指标,促进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王枫; 赵立奇; 姬宇辉; 蒋维海; 张佳月
    • 摘要: 目的探究神经生长因子与被动运动对失神经大鼠骨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抽签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去神经组(DN组)、神经生长因子组(NGF组)、被动运动组(PM组)、神经生长因子及被动运动联合组(NGF+PM组)共5组,SHAM组无需将坐骨神经及股神经切除,其他4组将大鼠右侧坐骨神经及股神经切除,建立SD大鼠右侧后肢去神经模型,给予被动运动及外源生长因子干预,比较各组大鼠血清骨钙素(BG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CP)水平。结果术后2周大鼠体重均有所增加,术后3周DN组、NGF+PM组、SHAM组体重均明显高于PM组与NGF组,术后4周DN组最轻,SHAM组最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N组大鼠血清BGP明显低于SHAM组,血清TRACP水平高于SHA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GF组、NGF+PM组血清BGP水平高于DN组,血清TRACP水平低于D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M组血清TRACP水平明显低于D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鼠下肢丧失神经支配后会出现肌肉萎缩及骨代谢破坏,给予神经生长因子及被动运动干预,有利于改善血清BGP与TRACP水平,预防骨质疏松的发生。
    • 杨荣禄; 杨巧慧; 杨承芝; 刘若琳; 王俊明; 林欣潮
    • 摘要: 目的 观察北京市社区骨质疏松(OP)患者中医体质分布情况并分析其与骨代谢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从2017年9月至2018年5月招募北京市45~80岁常住居民,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受试者腰椎和双髋骨密度;根据《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分析其中医体质类型;检测血清钙(Ca)、磷(P)、镁(Mg)、甲状旁腺素(PTH)、25-羟维生素[25-(OH)]D_(3)、Ⅰ型胶原蛋白氨基末端肽(PⅠNP)、骨钙素(OC)、碱性磷酸酶(ALP)、β胶联降解产物(CTX)、肌酐(CR);分析骨代谢指标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结果 最终共1 223例受试者纳入分析,骨量正常组264例、骨量减少组565例、OP组394例,3组平和质、阳虚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北京地区阳虚质人群易罹患OP,并与OC、β-CTX和CR水平相关。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