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金霉素

金霉素

金霉素的相关文献在1973年到2022年内共计795篇,主要集中在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化学、药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32篇、会议论文20篇、专利文献12891篇;相关期刊297种,包括中国抗生素杂志、农业环境科学学报、畜牧兽医科技信息等; 相关会议19种,包括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水工业分会全国给水深度处理研究会2016年年会、持久性有机污染论坛2014暨第九届持久性有机污染全国学术研讨会、第四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等;金霉素的相关文献由1769位作者贡献,包括李书至、谢昌贤、王鹏飞等。

金霉素—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532 占比:3.96%

会议论文>

论文:20 占比:0.15%

专利文献>

论文:12891 占比:95.89%

总计:13443篇

金霉素—发文趋势图

金霉素

-研究学者

  • 李书至
  • 谢昌贤
  • 王鹏飞
  • 刘运添
  • 陈浩然
  • 张雪峥
  • 吴新芝
  • 李艳菊
  • 李荣顺
  • 任勇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段丽杰; 林丽红
    • 摘要: 本文选择吉林省东中西猪、牛、鸡养殖场,采集新鲜粪便样品,分析测试粪便中土霉素、金霉素、磺胺嘧啶等抗生素含量特征,分析吉林省不同地区畜禽粪便中抗生素污染特征,为进一步了解吉林省不同地区畜禽养殖场粪便中抗生素污染特征提供数据基础。
    • 王春勇; 张彩虹; 可欣; 朱博
    • 摘要: 文章选取牛粪与玉米秸秆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了金霉素(CTC)浓度和底物总固体(TS)质量比对混合厌氧消化过程中pH值和甲烷含量等参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CTC浓度为14.97mg/L时,能促进系统产气和产甲烷,而当CTC浓度为44.86mg/L和75.32mg/L时,则会对产气和产甲烷产生抑制作用;当CTC浓度为14.97 mg/L,牛粪与玉米秸秆的TS质量比为8:2时,甲烷含量最高可达75.5%;CTC的添加对消化过程中pH值和氨氮浓度的变化影响较小;在混合厌氧消化过程中,提高底物中的牛粪占比,有利于系统产气和产甲烷;当底物的TS质量比相同时,CTC浓度为75.32 mg/L的实验组的CTC降解率最低,CTC浓度为14.97 mg/L的实验组的CTC降解率最高。
    • 韩双; 张楠; 王慧; 张璇; 杨金栾; 张蔓琳; 张志超
    • 摘要: 金霉素(CTC)的滥用给自然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了严重的不良影响。建立了一种简便、经济、高效的CTC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该传感器的分子印迹膜由邻苯二胺在还原型氧化石墨烯-聚乙烯亚胺复合物(RGO-PEI)修饰的玻碳电极上电聚合而成。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红外吸收光谱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对RGO PEI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RGO-PEI复合材料的高比表面积和丰富的氨基基团提高了该传感器检测的灵敏度和稳定性。在优化条件下,该传感器对CTC浓度响应的线性范围为(5.0×10^(-7))~(1.0×10^(-4))mol/L,检测限为1.67×10^(-7)mol/L(信噪比,S/N=3)。此外,该传感器对卡那霉素、土霉素和盐酸多西环素等干扰物质的响应很小,可用于实际样品中CTC的检测,回收率为102.7%~104.7%,是一种简单、高效的电化学方法。
    • 赵宇英
    • 摘要: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水产品中3种四环素类抗生素的分析方法。方法:样品采用Na_(2)EDTA-Mclvaine缓冲溶液均质提取,利用HLB固相萃取小柱净化,在乙腈与0.1%甲酸水溶液体系中,经XBridge BEH C_(18)柱(4.6 mm×250 mm,5μm)梯度洗脱,采用外标法定量测定。结果:目标化合物的检出限为0.003~0.004 mg·kg^(-1),在0.05~2.00μg·mL^(-1)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2)在0.99915~0.99922。以鱼和虾为基底,3种化合物在高、中、低3个加标水平浓度下的回收率为85.5%~105.0%,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2%~3.1%。结论:该方法简便易行、灵敏准确,适合用于鱼、虾等水产品食用安全的日常风险监测项目中。
    • 赵慈; 张茹; 李思琦; 李文进; 宋哲华; 王晓慧; 沈鹏
    • 摘要: 四环素类抗生素在畜牧业中的广泛应用对人类和动物具有潜在的危害。以金霉素制药厂污泥为原料,从中分离出一株能够高效降解金霉素的纯菌株,命名为ZL-1。经形态学观察、革兰氏染色和16S rDNA鉴定,表明该菌株属于革兰氏阴性菌、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 sp.)。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碳源、温度、pH、初始金霉素浓度、接种量对菌株ZL-1降解金霉素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接种量和初始金霉素浓度对该菌株降解金霉素的影响较大。以正交试验的结果为依据,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该菌株对金霉素的降解条件,确定了最优条件为金霉素初始浓度134.864 mg/L,温度34.409°C,接种量5.223%(体积比)。在最佳降解条件下,金霉素的实际降解率为93.70%,预测降解率为93.723%,表明预测模型的预测值与实际的降解效果较贴合。
    • 何咏欣; 陈嘉欣; 龚海锟; 杨嘉鑫威; 张辉; 林泽珊; 黄景初; 钱振杰
    • 摘要: 目的:分析评定《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水产品中土霉素、四环素、金霉素、多西环素残留量的测定》(GB 31656.11—2021)中第二法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虾类中四环素、土霉素、多西环素和金霉素残留量的不确定度。方法:根据《测量不确定度的要求》(CNAS—CL01-G003:2021)和《化学分析中不确定度的评估指南》(CNAS—GL006:2019),采用GB 31656.11—2021中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虾类中四环素、土霉素、多西环素和金霉素的含量,通过建立不确定度的数学模型,对标准溶液的配制、标准曲线拟合、样品的前处理提取、样品的重复性实验等几个来源引入的不确定度进行计算分析。结果:在置信区间概率为P=95%时,金霉素测定结果为(18.6±2.0)μg·kg^(-1),k=2;多西环素测定结果为(18.8±1.9)μg·kg^(-1),k=2;土霉素测定结果为(19.3±1.9)μg·kg^(-1),k=2;四环素测定结果为(19.2±1.9)μg·kg^(-1),k=2。结论: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来源主要由标准曲线绘制引入,其次是由标准曲线拟合引入。因此,实验操作过程中通过优化标准曲线绘制和拟合可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度和可信度。
    • 田军新; 郑云云; 李普
    • 摘要: 目的:分析和对比莫匹罗星与金霉素治疗儿童脓疱疹的临床效果,为脓疱疹患儿找到一种高效的治疗方案.方法:选择60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脓疱疹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患儿最早收治时间为2019年1月,最晚为2020年1月,入组后,采用随机双盲法对其进行分组,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例数均为30例,研究组采用莫匹罗星治疗,对照组采用金霉素治疗,对比两组患儿脓疱疹消退时间、皮损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研究组患儿脓疱疹消退时间(1.09±0.43)d、皮损愈合时间(3.58±1.12)d、住院时间(5.68±1.34)d均显著短于对照组(4.64±1.02)d、(6.27±1.34)d、(7.55±1.69)d,研究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97%)显著高于对照组(80%),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脓疱疹患儿采用莫匹罗星治疗,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不仅能促进患儿脓疱疹消退和皮损愈合,还能缩短患儿整体预后周期,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因此,其是一种安全、高效的治疗方案.
    • 杨思德; 常兴平; 潘政; 李明堂; 翁莉萍; 李永涛; 赵丽霞
    • 摘要: 为探究蚯蚓对抗生素污染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群落的影响,选取金霉素为目标污染物,威廉环毛蚓(内层种)和赤子爱胜蚓(表层种)为实验生物,通过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土壤酶试剂盒(微板法)、高通量测序技术和冗余分析对土壤中金霉素残留、酶活性和微生物群落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经过28 d的培养,蚯蚓处理组中金霉素浓度(0.0224~1.0060 mg·kg-1)显著低于对照组土壤(0.0335~1.5850 mg·kg-1).金霉素抑制了土壤脱氢酶、蔗糖酶、脲酶和碱性磷酸酶的活性,激活了过氧化氢酶的活性.两种蚯蚓均激活了土壤脱氢酶、过氧化氢酶、蔗糖酶和脲酶的活性,最大激活率分别为77.80%~88.50%、4.00%~6.16%、69.20%~72.60%、43.20%~48.80%;碱性磷酸酶的活性受到抑制,最大抑制率为23.8%~25.0%.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两种生态型蚯蚓均可改变土壤中细菌群落结构,不同蚯蚓类型对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存在有差异.两种蚯蚓的加入均未改变土壤中优势菌门的组成,但都改变了其丰度占比.在属水平上,Flavobacterium、Aeromonas、Luteolibacter、Adhaeribacter和Pseudomonas等潜在金霉素降解菌被两种蚯蚓刺激丰度显著增加,加速了土壤中金霉素的降解.冗余分析结果表明,土壤中pH、有机质含量、金霉素浓度和细菌群落结构是影响土壤酶活性变化的重要因子.研究表明,威廉环毛蚓对脱氢酶、蔗糖酶和脲酶的促进作用优于赤子爱胜蚓.
    • 武原原; 李姗姗; 吴淑妍; 潘云浩; 于娜玲; 赵长坤; 高孟春
    • 摘要: 本文研究了10 mg/L的Ni2+和5 mg/L的金霉素(CTC)对序批式反应器(SBR)性能、微生物酶活性和微生物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COD去除率在反应器整个运行过程中始终保持在90%以上.10 mg/L Ni2+单独存在及其与5 mg/L CTC共存均能导致氮去除率的下降,且在二者共存时下降程度最大,表明Ni2+和CTC共存对氮的去除呈现协同抑制作用.随着进水中Ni2+和CTC的加入,活性污泥的耗氧速率、硝化和反硝化速率均有所降低.脱氢酶活性以及与脱氮相关的微生物酶活性的变化趋势与耗氧速率和相应的硝化反硝化速率的变化趋势保持一致,均出现了一定程度的降低.Ni2+和CTC共存对硝化反硝化活性呈现协同抑制作用,协同抑制作用主要依赖于Ni2+的含量.Ni2+和CTC共存对活性污泥中活性氧(ROS)的产生和乳酸脱氢酶(LDH)的释放呈现协同促进作用,可以诱导活性污泥细胞内氧化应激以及细胞损伤.长期暴露条件下添加10 mg/L Ni2+和5 mg/L CTC会降低微生物群落的丰富度和多样性.Ni2+和CTC的存在显著抑制了活性污泥中硝化菌(Nitrosomonas、Nitrospira)和反硝化菌(Thauera、Longilinea、Denitratisoma和Anaerolinea)的相对丰度,从而抑制了SBR的脱氮性能.
    • 邓宇; 倪林俊; 王岩; 乌仁图雅; 李宝栋; 李雯雯; 荣迪; 娜日娜; 陈琪; 赵剑平; 正月
    • 摘要: 建立土壤中土霉素、四环素、金霉素残留量检测的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向样品中加入Na2EDTA–Mcllvaine–甲醇提取液,振荡离心后,上清液过HLB固相萃取柱净化富集.采用Agilent C18色谱柱(250 mm×4.6 mm,4.6μm),以甲醇–乙腈–0.01 mol/L草酸溶液(体积比为8:8:84)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量为1.0 mL/min,柱温为30°C,检测波长为355 nm.土霉素、四环素、金霉素的质量浓度在0.1~20.0μg/mL范围内与对应的色谱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检出限分别为0.54、0.66、0.83 mg/kg,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75%~4.99%(n=6),加标回收率为71.7%~97.3%.该方法可用于检测土壤中土霉素、四环素、金霉素的残留量.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