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采后保鲜

采后保鲜

采后保鲜的相关文献在1987年到2023年内共计192篇,主要集中在园艺、轻工业、手工业、农作物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6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124989篇;相关期刊69种,包括热带农业科学、长江蔬菜、中国果菜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2009上海市食品学会学术年会、2005年全国面向新世纪的花卉研究与生产技术开发学术研讨会等;采后保鲜的相关文献由516位作者贡献,包括易有金、夏菠、唐志鹏等。

采后保鲜—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36 占比:0.11%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124989 占比:99.89%

总计:125127篇

采后保鲜—发文趋势图

采后保鲜

-研究学者

  • 易有金
  • 夏菠
  • 唐志鹏
  • 孙宁静
  • 曹熙
  • 朱志强
  • 谢江辉
  • 何军
  • 左进华
  • 王清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谢晶; 潘家丽; 卢献婷; 覃子倚; 李静; 董新红
    • 摘要: 以“妃子笑”荔枝为试验材料,用浓度0.4 mmol/L的褪黑素对采后荔枝进行浸泡处理,以蒸馏水处理为对照,探究外源褪黑素对荔枝采后品质的影响,在4°C下贮藏并定期测定荔枝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在贮藏16 d时,褪黑素处理组(0.4 mmol/L)的失重率、褐变指数、相对电导率、超氧阴离子产生速率、丙二醛含量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分别比对照组降低27.65%、29.39%、20.28%、19.65%、15.59%和14.77%,而L*值、花青素含量、过氧化氢酶活性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则分别比对照组高8.24%、93.00%、44.42%和23.46%。此外,贮藏中期荔枝褪黑素处理组多酚氧化酶活性上升速率比对照组低。通过主成分分析得出,第1、2主成分的贡献率分别是67.431%、16.530%,累计总贡献率83.961%,其中失重率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则是评价荔枝生理品质的关键指标,褪黑素能显著延缓荔枝失重率上升和提高过氧化氢酶活性。
    • 摘要: 据《亚热带植物科学》2021年第5期《短波紫外线照射对金都火龙果采后保鲜的影响》(作者罗恩锡等)报道,为探讨低剂量短波紫外线(Ultraviolet-C,UV-C)对火龙果采后保鲜的影响及作用机理,以金都火龙果果实为试材.
    • 徐晔; 张晓臣; 潘金梦; 王淑芬; 岳凤丽; 陈庆敏
    • 摘要: 为探索适于韭菜的安全、高效的采后保鲜技术,缓解韭菜采后快速萎蔫、腐烂的问题,本文采用不同包装结合保鲜剂的方式,探究其在0°C贮藏过程中对韭菜品质和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1-甲基环丙烯(1-methylcyclopropene,1-MCP)结合杀菌袋处理可抑制贮藏过程中韭菜叶绿素的分解;1-MCP结合保鲜袋处理可以降低贮藏过程中韭菜的呼吸强度,使其从第0天到第20天,由0.03504 mg/(kg·h)减少至0.01847 mg/(kg·h);1-MCP+ClO_(2)结合保鲜袋处理的韭菜贮藏期间失重率最低,为0.33%;1-MCP+ClO_(2)结合杀菌袋处理的韭菜在贮藏过程中能够减少丙二醛的积累,从第0天到第20天,由0.791μmol/kg减少至0.673μmol/kg,其感官评价最高,为89.97分。综上所述,1-MCP+ClO_(2)处理,并加以杀菌袋包装对韭菜的保鲜效果最佳。
    • 商立超; 王文亮; 弓志青; 崔文甲; 贾凤娟; 赵凤春; 王延圣
    • 摘要: 为开发安全新型的双孢蘑菇复合生物保鲜剂,对3大类、12种常见生物保鲜剂进行择优筛选试验,筛选出对双孢蘑菇白度、开伞度、质地、发粘度、气味有较好保护作用的保鲜剂,并探讨抗坏血酸(Vc)、乳酸链球菌素(Nisin)和卡拉胶复合生物保鲜剂对双孢蘑菇采后贮藏保鲜效果。经筛选发现,Vc、Nisin和卡拉胶对延缓双孢蘑菇褐变发生有较好效果,然后将三者进行复合优化,表明Vc 0.80 g/L、Nisin 0.40 g/L和卡拉胶5.40 g/L制备的复合生物保鲜剂效果最优,在贮藏末期白度值高于阴性对照(CK)21.32%。与对照组相比,复合生物保鲜剂处理显著降低双孢蘑菇贮藏期间的失重率和腐烂率,抑制硬度下降,延缓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增强,加快总酚含量峰值出现并促进酚类物质积累,促进ABTS阳离子自由基清除率峰值出现,并且可有效延缓菇体抗氧化能力的降低。试验结果表明,Vc-Nisin-卡拉胶复合生物保鲜剂对双孢蘑菇贮藏品质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该研究可为开发新型安全高效的双孢蘑菇复合生物保鲜剂提供参考和依据。
    • 董晨; 易有金; 刘思思; 李昌珠; 肖志红; 刘汝宽
    • 摘要: 以天宝香蕉为试材,分离纯化并鉴定出1株镰刀菌,采用不同浓度(5、10、15、20 mg/mL和25 mg/mL)的油茶皂素测定对镰刀菌的抑制效果;通过测定不同浓度油茶皂素处理(15、20、25 mg/mL和30 mg/mL)在温度为16°C,相对湿度为85%的恒温恒湿的条件下贮藏25 d对香蕉的失重率、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以及呼吸强度等主要品质指标的影响,研究油茶皂素对香蕉的保鲜效果。结果显示,油茶皂素对镰刀菌的抑菌率随浓度的升高而不断增强。当油茶皂素浓度为20 mg/mL时抑菌率可达86.52%,而当浓度再升高时抑菌率没有明显提高。在此基础上,测定油茶皂素对镰刀菌的MIC、MBC值分别为5 mg/mL和10 mg/mL。综合各品质指标表明,20 mg/mL浓度油茶皂素溶液对采后香蕉的保鲜效果最佳,在贮藏20 d时与对照组(清水组和阳性对照组)相比失重率分别降低了48.04%、51.67%;可溶性固形物相较于对照组(清水组)延缓了高峰值的出现;可滴定酸提高了56.09%、23.07%,呼吸强度增强了65.68%、14.82%;贮藏第10 d时与阳性对照组相比硬度提升了13.76%。研究结果为油茶皂素对香蕉保鲜提供一定的理论与技术支撑。
    • 刘亚心; 张嘉嘉; 牛新江; 杨绍彬
    • 摘要: 以杏李恐龙蛋(Prunus domestica×armeniaca konglongdan)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水杨酸处理对其采后生理和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不同浓度水杨酸处理均能抑制恐龙蛋果实的乙烯释放速率,降低果实的呼吸强度,保持果实较高的硬度,降低果实失重率和腐烂率,此外,水杨酸处理可维持果实较高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同时显著提高果实的抗氧化酶活性。水杨酸处理能增强采后恐龙蛋果实的耐贮性和维持较高的贮藏品质,尤其以0.1 mmol/L水杨酸处理的保鲜效果最佳,可作为提高恐龙蛋果实采后耐贮性、延长其保鲜期的适宜处理条件。
    • 商立超; 弓志青; 王文亮; 赵凤春; 王延圣
    • 摘要: 食用菌被公认为“现代保健食品”,因其无公害、安全、营养价值高等特点备受人们青睐。食用菌组织脆嫩,在贮藏和运输过程中极易受到机械损伤和微生物的侵害,导致褐变、失重、异味等一系列腐败变质问题,严重影响其食用和商品价值,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因此食用菌保鲜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尤为重要。本文介绍了影响采后食用菌保鲜的主要因素,对近几年食用菌保鲜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分类综述,并阐述了保鲜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以期为今后食用菌保鲜技术的开发提供参考。
    • 赵焕兰; 曹嘉灿; 刘奎; 范叶珍; 苗敏
    • 摘要: 樱桃番茄富含营养,在采后贮藏过程中其品质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下降,为提高采后果实品质并延长货架期,亟待寻求一种安全有效的保鲜措施。以综合性评价、感官属性及风味与营养3个方面为评价指标,探究贝莱斯芽孢杆菌A4发酵液对樱桃番茄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贝莱斯芽孢杆菌A4发酵液明显降低樱桃番茄的腐烂率和失重率,贮藏第12天,对照组腐烂率为27.97%,而发酵液处理组腐烂率为6.38%,且处理组的失重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贝莱斯芽孢杆菌A4发酵液可保持樱桃番茄的硬度、脆性、紧实度,延缓可滴定酸、可溶性固形物、类黄酮、番茄红素、酚类物质的损失,具有显著的保鲜效果。进一步探究发现贝莱斯芽孢杆菌A4发酵液可提高樱桃番茄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丙氨酸解氨酶(phenylalanine ammonia lyase,PAL)3种抗性酶的活性,并能够抑制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的积累,从而保持樱桃番茄的贮藏品质。
    • 黄娇丽; 邓雅妮; 易有金; 朱树清; 邓后勤; 朱利红
    • 摘要: 为开发新型安全的植物源沙糖橘保鲜剂,本研究以沙糖橘为研究对象,探讨丁香、肉桂、鱼腥草和广藿香对沙糖橘的防腐保鲜效果,并以普鲁兰多糖为成膜剂,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筛选出最佳复合涂膜保鲜剂。结果表明,0.20 mg·mL^(-1)丁香水提液+0.10 mg·mL^(-1)鱼腥草水溶液+1.50%普鲁兰多糖复合涂膜保鲜剂处理组对沙糖橘的保鲜效果最佳。与空白对照组CK1和蒸馏水处理组CK2相比,在温度28°C、相对湿度75%、贮藏时间10 d的条件下,复合涂膜保鲜剂组处理的沙糖橘失重率分别降低了10.89、9.04个百分点,腐烂率分别降低了15、30个百分点,呼吸强度分别降低了42.97%、36.62%,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提高了2.70、3.51个百分点,V_(C)含量分别提高了57.72%、23.29%,可滴定酸含量分别提高了0.15、0.16个百分点。同时,复合涂膜保鲜剂处理组能诱导沙糖橘中过氧化物酶(POD)和多酚氧化酶(PPO)防御相关酶的活性,显著减少丙二醛含量的积累,从而提高其自身抗病性。复合涂膜保鲜剂组和0.225 g·L^(-1)咪鲜胺阳性对照组的保鲜效果无显著差异。本研究为开发新型安全的植物源沙糖橘保鲜剂提供了理论支持。
    • 黎春怡; 胡鑫鑫; 王丹菊; 车文成
    • 摘要: 果蔬采后保鲜是全球性的难题,本文总结了果蔬采后进行生物防控保鲜的途径,从微生物类、植物源和动物源三个方面综述了生物防控保鲜剂在果蔬采后保鲜方面的研究进展,以及对存在问题进行了总结,并对其发展进行了展望.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