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避孕方式

避孕方式

避孕方式的相关文献在1992年到2022年内共计232篇,主要集中在预防医学、卫生学、药学、妇产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32篇、专利文献32186篇;相关期刊143种,包括婚育与健康、健康生活、家庭医生等; 避孕方式的相关文献由311位作者贡献,包括本刊编辑部、陈虹、任慕兰等。

避孕方式—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32 占比:0.72%

专利文献>

论文:32186 占比:99.28%

总计:32418篇

避孕方式—发文趋势图

避孕方式

-研究学者

  • 本刊编辑部
  • 陈虹
  • 任慕兰
  • 孙丽芳
  • 常怡勇
  • 张睿
  • 文文
  • 李媛
  • 杨柳春
  • 楼超华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陈日益
    • 摘要: 口服避孕药发明于20世纪60年代,几十年来为计划生育和千千万万育龄妇女避免意外怀孕立下了汗马功劳。虽然口服避孕药是一种简便安全、效果良好的避孕方式,但是“是药三分毒”,避孕药也不例外。在长期服用过程中,一些人可能会出现类早孕反应、月经延后、营养素降低等程度不同的各种副反应或意外情况,大家要多加注意。
    • 杜莉; 何丽芸; 沈心荷; 梁鹏飞; 毛红芳; 许芸; 金龙妹; 曹莉莉; 葛啸天; 徐飚; 朱丽萍
    • 摘要: 目的:了解上海市2016-2020年51 287人工流产特征。方法:回顾性收集自2016年1月-2020年10月上海市3个区4家二甲以上医院所有人工流产病例登记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1)共纳入人工流产病例51 287人次,年龄(30.7±6.2)岁,非本市户籍占78.4%,未婚者占23.8%。(2)2016-2020年人工流产人次数呈逐年下降趋势,但重复流产占比一直保持在65%左右,非本市户籍人工流产数量较本市户籍下降明显。(3)本市户籍人工流产者年龄以30~39岁居多,非本市户籍者年龄以20~29岁者居多(P<0.05)。非本市户籍人工流产者≤24岁占比高于本市户籍,<19岁者在非本市户籍和本市户籍中分别占6.0%和2.6%。(4)本市户籍与非本市户籍者人工流产高危因素顺位一致,教育程度高、本市户籍、无生育史的女性出现高危因素的风险较低(P<0.05)。(5)几乎所有人工流产均为非意愿妊娠(99.96%),其中51.5%为未避孕,48.4%为避孕失败。非本市户籍者未避孕原因占比高于本地户籍,尤其在≤24岁者更为明显(均P<0.05)。(6)避孕失败而导致人工流产的最常用避孕方式为避孕套(68.9%)、安全期避孕或体外射精(23.0%)和紧急避孕药(3.7%),使用高效避孕方法失败者占比低(4.2%)。非本市户籍采用高效避孕方法失败的占比高于本市户籍(P<0.01)。结论:2016-2020年上海市51 287例人工流产的主要原因为未避孕和采用非高效的避孕措施避孕失败,重复人工流产比例提高,应加强宣教,推广高效避孕措施的使用,降低重复流产。
    • 冯琳
    • 摘要: 目的:了解人工流产后关爱对于女性避孕方式及实施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2月至2020年6月在本院门诊进行人工流产的患者132名,通过实验前的分组,分成常规组和对照组(n=66).常规组我们按照门诊的实际情况对实施人流的患者进行一系列的护理措施.对照组增加对患者实施流产后关爱.分别对两组实施人工流产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情况(体位性低血压、感染、人工流产综合征等)及避孕效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常规组人工流产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人数为4例,对照组1例,相互比较有差异(P<0. 05).在避孕效果的比较中,常规组实施人工流产后,患者有效避孕人数为53人,低于对照组的61人,相互比较有差异(P<0. 05).结论:通过人工流产后关爱能够降低患者的不良情绪,提升患者避孕相关知识,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避免患者发生再次人工流产,减少身体伤害.
    • 摘要: 《BBC历史》2021年第4期数据中看英国出生率是一国人口规模的决定性数字。20世纪以来,英国的出生率不断下降,这部分缘于婴儿死亡率的大幅降低,以及越来越可靠的避孕方式。1915年,英国新出生人口首次跌破100万,而1920又上升至创纪录的110万。这或许因为战争结束让许多伴侣重逢,或者是人们希望补充上因一战和西班牙大流感而失去的人口。
    • 赵思博; 丁志宏
    • 摘要: 目的 了解我国新生代已婚流动育龄妇女的避孕方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SPSS 24.0软件进行统计,对避孕方式选择和研究变量的关系进行相关分析,多因素分析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新生代已婚流动育龄妇女更多使用避孕套等短效避孕方式.结论 新生代已婚流动育龄妇女避孕方式选择受到个体因素、家庭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影响.
    • 杜学礼; 鲍勇; 徐婷
    • 摘要: 目的了解分析上海市育龄妇女人工流产与生殖健康管理服务状况,探讨改善育龄妇女生殖健康管理服务的方法和途径,为进一步开展有效的育龄妇女性与生殖健康教育和提高生殖健康管理服务水平提供依据。方法2018年7月期间,选取在上海市3个行政区20家具有终止妊娠技术服务资质的定点医疗机构实施人工流产手术的3013名育龄妇女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进行现场调查,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30岁女性是人工流产重点人群,已婚(81.1%)、已育(65.9%)女性占较大比例,教育水平分布均匀(22%~25%);近一半(50.3%)女性是重复或多次流产,39.7%的女性“未采取任何避孕措施而导致本次怀孕”,43.1%的女性“没有怀孕的心理准备”;网络(51.4%)是主要获得避孕知识的渠道,仍有17.6%的女性认为“人工流产对人体没有太多影响”,90.0%的女性本次人工流产手术后获得了生殖健康指导服务,86.7%的女性获得了生殖健康随访服务。结论大部分调查对象对生殖健康知识掌握不足,已婚已育女性生殖健康管理有待加强;通过医教结合,构建社会-公共卫生服务机构-医疗机构的生殖健康管理模式,逐渐改变育龄女性对健康妊娠、安全性行为的认知;顺应时代潮流不断创新育龄女性人工流产健康管理的内容和形式,构建专业权威的信息发布渠道,降低人工流产发生率。
    • 吕燕萍; 梁秋峰
    • 摘要: 目的 分析2010-2019年上海市嘉定区妇幼保健院高龄(年龄≥35岁)多次人工流产者的现状和避孕方式的选择.方法 收集相关临床资料,分析高龄多次人工流产的发生率及避孕方式的选择.结果 2010-2019年,高龄人工流产者占人工流产总例数的比率为14.56%,2014年为高龄人工流产的分界点,2013年高龄人工流产比率最低为10.68%,2019年达21.73%;高龄多次人工流产者比率表现为逐年下降,由2014年的最高25.99%下降至2019年的11.19%.各年份高龄多次人工流产者平均阴道分娩次数及平均剖宫产次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龄多次人流者在户籍、文化程度、职业、婚姻状态、阴道分娩次数及剖宫产次数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除皮下埋植的选择无差异外,高龄多次人流者人流知识宣教前后的避孕方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本院高龄妇女流产率逐年升高,不仅与其文化水平较低、避孕知识缺乏有关,也与高龄女性特殊的生理阶段以及自身合并不同的疾病相关.
    • 李文玉
    • 摘要: 每年的9月26日是世界避孕日,旨在提高年轻人的避孕意识,促进年轻人重视性健康和生殖健康。有一项针对年轻人避孕态度和行为的调查研究,调查结果显示,有一半左右的参与调查者本人或周边朋友曾因意外妊娠做过人流手术。意外妊娠后,虽然有药物或者人流手术作为补救的措施,但无论哪种方式都会给女性的身体造成一定的伤害。一些年轻女性对避孕的问题存在着侥幸心理,认为大不了就去流产,或者对避孕方式认识不到位,没有采取正确合理的避孕措施。那么,应该如何才能做到科学避孕呢?下面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