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辽东

辽东

辽东的相关文献在1960年到2022年内共计798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史、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中国文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45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48篇;相关期刊409种,包括社会科学辑刊、满族研究、鞍山师范学院学报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第十二届明史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勘探技术座谈会、全国第三届有色金属矿床和矿业地质学术会议等;辽东的相关文献由1000位作者贡献,包括张士尊、赵恒田、黄福山等。

辽东—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45 占比:93.36%

会议论文>

论文:5 占比:0.63%

专利文献>

论文:48 占比:6.02%

总计:798篇

辽东—发文趋势图

辽东

-研究学者

  • 张士尊
  • 赵恒田
  • 黄福山
  • 张福有
  • 班文杰
  • 邓中枢
  • 周帅
  • 罗继祖
  • 翟瑜
  • 郝向春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关键词

    • 张拴宏; 张琪琪; 胡国辉; 李建锋; 肖昌浩; 刘向冲; 王森
    • 摘要: 位于辽东地区的青城子与五龙矿集区尽管成矿大地构造背景相似,但其成矿时代、赋矿围岩及控矿构造却有明显的差别。根据对青城子矿集区金-多金属矿床及五龙矿集区五龙金矿床和四道沟金矿床成矿大地构造背景、赋矿围岩、岩浆活动时代及产状、控矿及容矿构造、成矿时代和剥蚀程度新数据及已有资料的综合分析,认为青城子矿集区金-多金属矿床及五龙矿集区五龙金矿床和四道沟金矿床的成矿差异主要与晚三叠世以来剥蚀程度不同有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辽东地区"三层楼"成矿找矿模式。该"三层楼"模式底部为赋存于中侏罗世深成变形花岗岩体内陡倾断裂带中的"五龙式"石英脉型金矿床(早白垩世成矿),中部为赋存于辽河群下部变质碎屑岩内层间断裂带中的"四道沟式"蚀变岩型及石英脉型金矿床(早白垩世成矿),而上部为赋存于盖县组碎屑岩及大石桥组大理岩硅-钙面附近层间断裂带(部分为切层断裂带)的"白云式"石英脉型及蚀变岩型金-多金属矿床(三叠纪成矿为主,但有晚侏罗世及早白垩世成矿的叠加)。未来辽东深部找矿中要注意青城子金-多金属矿集区深部存在"四道沟式"及"五龙式"金矿床的可能,以及在五龙矿集区四道沟金矿深部存在"五龙式"金矿床的可能性。特别是在剥蚀程度相对较浅的青城子矿集区可能存在有较好的深部找矿潜力,在未来研究工作中需要加以重视。
    • 张金良
    • 摘要: 石庙子滑石矿赋存于辽河群大石桥组三段白云石大理岩中,共划分4个矿体,矿体呈脉状,顺层产出。矿石自然类型为方解石—滑石型、白云石—滑石型,矿石呈鳞片、叶片状变晶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为滑石,含量55.80%,白度90.42%,为Ⅲ级品。经分析初步认为,该矿床成因类型属镁质碳酸盐岩区域变质热液中低温交代矿床。
    • 高志超
    • 摘要: 晏公是江西重要的地方神只。明代前中期,晏公信仰随大批江西籍民众,尤其是卫军、漕兵和谪戍人口传播至辽东地区。金州、复州和锦州凭借海陆交通枢纽地位,成为晏公庙“落户”之地。明中叶以降至清代,受军卫体系日渐瓦解、国家移民政策之调整,以及海洋神只体系重组等因素影响,晏公庙从辽东社会消失。明清两代晏公信仰在辽东地区的流布与退出,成为我们进一步探究明清时期的移民特点、民俗信仰传播路径,以及东北区域社会经济变迁、演进等问题的重要视角。
    • 刘晨
    • 摘要: 1922年,《昭勇将军崔公墓志》出土于奉天省(今辽宁省)千山倪家台。该墓志记载了辽东都指挥使司都指挥佥事、昭勇将军崔源的生平仕履和主要功绩,是研究我国明代东北边疆历史的一手碑刻史料。文章对《昭勇将军崔公墓志》进行了考释,概述了崔源生平仕履,阐述并展示了崔源一生的主要功绩。同时,笔者以崔氏家族为例,对明代辽东的武官世家开展了有益的探讨。
    • 郭晔旻
    • 摘要: 窍见北边自敦煌至辽东万一千五百余里,乘塞列隧有卒数千人,虏数大众攻之而不能害。一《汉书·赵充国传》汉匈之界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贾谊《过秦论》)但秦始皇去世不久,中原便陷入战乱,边卒逃散,北疆空虚。
    • 宋运红; 杨凤超; 郝立波; 闫国磊; 赵东芳; 张哲寰
    • 摘要: 【研究目的】辽宁丹东地区发育着一期A型花岗岩,因其特殊的成因演化,特定的构造背景及其重要的地球动力学意义而备受关注。【研究方法】本文通过对辽宁丹东凤凰山岩体SHRIMP锆石U-Pb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的分析,探讨了该岩体形成时代、岩石成因及地球动力学背景。【研究结果】辽东凤凰山黑云母正长花岗岩锆石U-Pb年龄分别为(122.3±1.7)Ma、(125.0±1.7)Ma、(122±2)Ma,代表岩浆结晶年龄,凤凰山正长花岗岩侵位时代属于早白垩世。地球化学分析结果显示,SiO2含量为65.65%~73.62%,K2O为3.52%~5.76%,Na2O为3.64%~4.26%,Al2O3为13.4%~15.49%,A/CNK值1.02~1.46,属铝过饱和型。碱度率AR在2.71~5.13,基本在铝质A型花岗岩AR值范围内,FeOt/MgO比值为4.69~18.05,表现为A型花岗岩的A1和A2过渡类型。Rb/Nb比值为6.02~8.64,明显高于大陆壳的Rb/Nb比值2.2~4.7,说明陆壳物质对岩体成岩影响较大,从而导致Rb的含量增加。相对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Th,Zr、Hf,亏损Sr、P、Ba、Ti、Nb。稀土总量较高,轻重稀土之间的分馏不明显,Eu具明显的负异常。【结论】综上,凤凰山正长花岗岩可能产生于陆内剪切相关的伸展环境,应为自中侏罗世开始由板块俯冲引起的东亚大陆边缘构造过程的响应。
    • 戴宏沅
    • 摘要: 本文通过努尔哈赤在万历援朝战争期间(1592~1598年)的两次上书活动,考察其政治敏锐性、造势能力和获取资本的手段,以及努尔哈赤如何在辽东的明、蒙古、朝鲜这几大势力之间左右逢源、积蓄力量,乃至在援朝战争二十年后就打下统一女真三部的基础,这种力量格局的变化对辽东以及明朝政局产生了深远影响。
    • 潘晓玲
    • 摘要: 邵奎为明代辽东进士,曾三任知县,为中朝交流做出了突出贡献。在明朝,朝鲜实行汉语“质正”制度,曾多次派使者赴辽东向邵奎学习汉语,进行汉语语音、汉字质正。邵奎成为明代的民间对外汉语教师,对推广汉语做出了突出贡献。
    • 刘晓东; 庄廷新; 陈德兵; 王伟楠
    • 摘要: 前寒武系铀矿床是20世纪70年代世界上发现的最重要的铀矿床类型,具有储量大,品位富的特点,主要产出在前寒武系沉积变质岩内,与大的不整合面(如中、古元古界不整合面)在空间上、成因上有密切联系,铀矿体呈脉状、似层状,是我国辽东地区重要的铀成矿类型.近年该地区铀资源量逐渐枯竭.为了突破该地区找矿工作久攻不破的状态,文章在掌握该地区大量勘查成果的基础上,对连山关岩体南部的连山关、五道沟和黄沟等前寒武系不整合面型铀矿床、矿点的矿体分布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结合辽东地区构造分布规律的研究工作,指出辽东地区铀成矿作用主要受韧-脆性剪切构造衍生的NEE向构造裂隙组和混合花岗岩控制,完善了该区3阶段铀成矿模式,对辽东地区的前寒武系不整合面型铀和多金属矿床的找矿方向提出了建议,并在论述过程中对最新钻探验证结果进行了报道.
    • 姚晓峰; 颜廷杰; 林成贵; 李生辉; 宓奎峰; 李建平; 李阳; 杜宛鸽
    • 摘要: 五龙金矿是辽东半岛形成于早白垩世的代表性石英脉型金矿.本文报道了在五龙矿区边部新发现的热液角砾岩型铅锌矿化及其密切相关的闪长岩的特征,这对进一步认识五龙成矿系统提供了新的指示.热液角砾岩属于岩浆热液爆破角砾岩,铅锌矿化分布在角砾岩石英胶结物和石英脉内.角砾岩下伏和旁侧的闪长岩内可见梳状结构和晶洞结构,也可见蚀变和矿化发育,指示闪长岩与角砾岩具有密切的成因联系.角砾岩的石英胶结物和含矿石英脉的δ18OH2O在-2.7‰-0.1‰之间、δDV-SMOW在-71.5‰~-85.9‰之间,指示矿化流体为岩浆水和大气降水混合成因,与五龙金矿晚阶段成矿流体性质基本相同.闪长岩的锆石U-Pb测年指示其结晶年龄为120.9±1.3Ma,与五龙金矿成矿时代近于一致.闪长岩与五龙成矿系统具有密切的时间、空间和成因联系,可以作为"桥梁"连接岩浆作用和成矿作用.闪长岩属于高钾钙碱性系列,具有轻稀土富集、无铕异常的稀土配分模式,以及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Ba)而亏损高场强元素(Nb、Zr、Hf)的微量元素特征,其(87Sr/86Sr),值在0.711~0.712之间、εNd(t)值在-8.2~-9.0之间、εHf(t)值在-21.2~-22.8之间,推测其主要为富集岩石圈地幔部分熔融的产物,认为富含相容元素的幔源岩浆源区是金成矿的重要物质基础.五龙矿床石英脉型金矿与热液角砾岩型铅锌矿化属于同一岩浆热液系统的不同位置的表现样式,预测整个成矿系统深部可能发育有赋存于岩体(株)内外接触带的席状石英脉型矿化和浸染状矿化.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