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课程创新

课程创新

课程创新的相关文献在1998年到2022年内共计845篇,主要集中在教育、体育、经济计划与管理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23篇、会议论文19篇、专利文献4499篇;相关期刊531种,包括才智、现代交际、上海教育等; 相关会议17种,包括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育评估分会2015年学术年会暨“镜泊湖”会议30周年纪念学术研讨会、第五届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论坛、第十三届全国混凝土结构教学研讨会等;课程创新的相关文献由1063位作者贡献,包括和学新、张健、钟启泉等。

课程创新—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23 占比:15.41%

会议论文>

论文:19 占比:0.36%

专利文献>

论文:4499 占比:84.24%

总计:5341篇

课程创新—发文趋势图

课程创新

-研究学者

  • 和学新
  • 张健
  • 钟启泉
  • 伍倪燕
  • 吴丹
  • 李陵
  • 王伟
  • 赵爱华
  • 于群
  • 代晓蓉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曲木威古; 陈维峰; 丁涛
    • 摘要: 中医药是理解传统文化的一把钥匙,是穿越几千年时空的智慧结晶,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医药高职院校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渠道和阵地。以眉山药科职业学院作为研究对象,从中医药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关系入手,以中医药文化宣教基地为依托、融合课程思政改革、校园文化建设等全方位多元融合的文化育人机制,用中医药语言讲好中医药故事,努力打造课程思政“金课”,培养学生正确地认识中医药的历史地位和现实价值,树立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对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途径。
    • 阴瑞
    • 摘要: 当前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国家战略背景下,我国各大高校的外语教学正在大力进行教学改革,新文科建设宣言的提出,对新时代外语类的专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文科"、"大外语"的教育背景下,高校日语要如何改革发展才能适应时代和人才的需要已成为了新的研究课题。笔者认为,目前高校的日语研究和重点应该放在教学课程的创新上,通过加强日语专业课程的设置、加强日语专业教材建设、丰富日语专业评价手段,来推进高校日语课程的发展,培养出更多具备综合性应用能力的日语人才,以促进和推动日语学科的可持续发展。由窦硕华编著、东南大学出版社2021年出版发行的《新文科视角下的高校日语专业建设个案研究》一书,正是主动回应国家、对接社会需求,以新文科建设为契机,在不断变革的大环境中,进一步培养人才的具体方案。该书以高校日语专业建设为案例,围绕对日语人才的培育,基于调查问卷和采访调查,分析我国高校毕业生职业发展的规律,探讨日语人才培养的模式创新,对日语专业的在校生提供职业规划借鉴,向毕业生提供专业的建设性意见,并在结合国家教育政策和专家意见的基础上,提出了复合型、因地制宜的主张以及具体的建设路径和方案。
    • 赵萍
    • 摘要: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积极培养应用型人才对于社会发展和进步具有无比重要的促进意义。对于学前幼儿教学来说,积极实现趣味健美操课程建设,有助于充分地提升幼儿的智力发展水平和创造力,不断地为幼儿成长和发展提供动力和养分,这对于不断提升幼儿园教育水平具有无比重要的促进意义[1]。本文首先讨论了应用型人才培养视域下的学前幼儿趣味健美操课程建设的重要意义,然后结合目前学前幼儿趣味健美操课程发展中存在的大纲设计不合理、内容丰富性不足、教学模式陈旧、课程场地器材建设不足等问题,最后提出了幼儿趣味健美操课程创新的策略:有效完善幼儿趣味健美操课程教学大纲、合理选择并丰富幼儿趣味健美操课程内容、有效创新幼儿趣味健美操课程教学模式、积极改善幼儿趣味健美操场地及器材设施。
    • 陶烨
    • 摘要: 2021年第四批“1+X”证书制度的申报中开始推出与金融产品营销的相关内容,预示着后期金融专业的课程将能够更好地为学生未来的职业服务。“个人理财实务”是我校五年制高职金融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随着我国财富管理市场的迅速发展,未来该市场将需要大量的专业理财营销人员,因此这一课程的重要性日益体现。针对“1+X”证书制度的大背景,本文着力于探索“个人理财实务”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创新。
    • 摘要: 《黑龙江教育》始创于1946年,是黑龙江省社科十佳期刊。《黑龙江教育》由黑龙江省教育厅委办,黑龙江大学主管、主办。本刊主要刊登高校教育理论与实践方面的研究成果及各学科在学术研究领域有创见性的研究文章,致力于展示、推介和传播高校教育领域高质量、有价值、创新型学术成果。除设有"党团建设""思政育人""教师发展""人才培养""高教探索""教育改革""课程思政""专业建设""课程创新""实践教学"等固定栏目外,还针对当前高校教育领域焦点、热点、难点问题开设动态专栏,如"微观研讨""比较教育"等。热忱欢迎广大作者惠赐佳作!本刊一律实行作者网上投稿,投稿邮箱为hljjy_6@163.com。
    • 徐沛然; 温馨; 姚国新; 胡超; 汤亚芳
    • 摘要: “植物营养研究法”是农业资源与环境、植物营养学等涉农专业本科生的重要课程,但该课程在各高校的培养方案中排课学期靠后,课堂教学受高年级学生考研就业、临近毕业等因素影响,教学效果不理想。在新农科和教学创新的背景下,该课程的教学应更注重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和服务学生成长成才。本文以湖北工程学院为例,结合笔者教学创新改革团队2017至2021年5个学期的授课和教学改革经验,从痛点问题、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思政等方面进行探讨,对“提高学生专业应用能力作为专业课教学内涵的核心和目的”的教学理念进行了有益探索和实践。
    • 张艳青
    • 摘要: 为提高大学生健康素养,通过重塑瑜伽课程模式、问卷调查、课堂观察、多元访谈、理论测验等方法进行课程创新与教改实践。发现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理论认知率为91.80%,23点以后入眠比例为87.00%,实验班与对照班相比,学生对课程、自我身体活力、体能、体型满意度分别提升了7.02%,5.11%,10.68%,15.69%。得出学生健康生活方式的知行不合一,采用聚焦健康的课内外一体化+混合式瑜伽课程模式可有效促进学生健康素养的提升。
    • 郝祥军; 顾小清
    • 摘要: 中国教育的发展进入到新阶段,更加关注如何实现“有质量的教育公平”,其焦点逐渐转移至微观的教育过程层面。课程作为微观教育过程公平的重要抓手,在技术促进下正在改革创新。该研究首先重新审视了课程视角下教育公平的内涵,平等性公平、差异性公平和包容性公平成为未来课程实施的重点。其次,在技术融入课程背景下,有四类创新课程被引向教育公平,即数字化课程、个性化课程、跨学科课程与弹性课程。最后,研究以OECD的调研报告为基础,分析了四类创新课程在促进教育公平实践中的国际经验挑战。基于此,研究希望在技术促进课程创新的实践中可以关注教育公平的多层内涵、发挥教师的决定性作用并积极开展实验研究。
    • 陈迎春; 宋巧文
    • 摘要: 项目化作业是实施项目化学习的重要媒介、落实“双减”政策的重要载体。它以学生感兴趣的真实项目为切入点,结合、拓展和延伸课堂教学内容,推进教学改革与课程创新,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提高学生综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福建师范大学附属小学自2011年承担省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任务起,一直致力于校本作业开发的实践研究。
    • 陈丽娴
    • 摘要: 《会计学原理》是高校财务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必修课程。伴随“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企业会计人员也面临很大的冲击。高校及时应对企业需求,将人才培养进一步落实。本文将“信息技术”融入《会计学原理》课程教学,使会计专业教育与现代化互联网+信息技术教育紧密结合,针对当前《会计学原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围绕目前“互联网+”信息的到来对课程建设需求,提出《会计学原理》课程改革措施,以期适应社会对高素质会计人才的需求,对当前应用型高校《会计学原理》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借鉴意义。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