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认知负荷

认知负荷

认知负荷的相关文献在1996年到2023年内共计831篇,主要集中在教育、常用外国语、心理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52篇、会议论文25篇、专利文献30986篇;相关期刊467种,包括心理与行为研究、现代教育技术、现代远程教育研究等; 相关会议20种,包括中华医学会第二十一次全国医学信息学术会议、第九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第十二届海峡两岸图书资讯学学术研讨会等;认知负荷的相关文献由1443位作者贡献,包括张严秋、吕勇强、孙崇勇等。

认知负荷—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52 占比:2.37%

会议论文>

论文:25 占比:0.08%

专利文献>

论文:30986 占比:97.55%

总计:31763篇

认知负荷—发文趋势图

认知负荷

-研究学者

  • 张严秋
  • 吕勇强
  • 孙崇勇
  • 李金波
  • 顾琦一
  • 孟焱
  • 李晶
  • 王志军
  • T·伦内
  • 何绯娟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刘鑫玥; 邢新阳; 霍洪峰
    • 摘要: 背景:行走过程中维持姿势稳定性对预防跌倒至关重要,认知双任务行走时动态稳定性如何变化还存在一定的争议。目的:通过对比4种不同认知负荷行走时人体动态稳定性的差异,探究认知负荷因素对双任务研究范式姿势控制性能的影响,为动态稳定康复训练等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Motion三维运动捕捉系统采集16名普通男性大学生不同认知负荷行走时(零倍负荷、一倍负荷、二倍负荷和三倍负荷)的运动学数据,通过运动学数据间接计算得出动态稳定裕度值。其中认知单任务步行指行走+零倍认知负荷;认知双任务步行指行走+一、二、三倍认知负荷。使用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不同认知负荷行走时步态参数和动态稳定性的差异。结果与结论:(1)与零倍负荷相比,其他认知负荷行走时步速、动态稳定裕度均降低(P0.05);(4)提示随着认知负荷逐渐增加,青年人主要通过降低步速、减小步长,改变步态模式对认知任务介入做出回应;在双任务行走过程中,认知任务的介入不能影响步宽参数,在评价双任务康复训练方案的有效性时,不建议将步宽参数作为有效评价双任务姿势控制性能的指标;当认知负荷未超出人体总的注意力资源时,认知任务的介入会增加人体行走时左右方向的动态稳定性;对于青年人来说,不同认知负荷对姿势控制的影响差异较小,在实施双任务康复手段介入时,可以适当减少认知负荷的设置。
    • 吴德娟
    • 摘要: 在珠心算教学中,“满五加”是学生遇到的第一个难点。造成困难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前抑制影响兴趣,学生在学习了10以内加减法的前提下,再用算盘进行练习,口算的技能对珠算学习产生了前抑制,从而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二是认知负荷影响认知,“满五加”口诀有4句,动作是“双下”,学生要记住口诀,并能灵活调用口诀,再根据口诀进行拨珠动作,大脑需要调用的信息量占用了大量工作记忆内存,造成了认知负荷,影响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三是“假珠算”影响技能,学生直接用口算代替珠算,而非运用珠算的程序性知识——口诀进行活动,阻碍了学生珠算技能的形成。
    • 孙晓波
    • 摘要: 网络学习的迅速普及对网络学习理论研究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从认知负荷的取向出发研讨网络学习平台的系统品质知觉、信息品质知觉、自我效能以及网络学习任务特性等交互作用下对网络学习所产生的认知负荷,及其对有用知觉(PU)和易用知觉(PEOU)的影响,确定认知负荷在技术接受模型中所扮演的前置角色,是网络学习基本学理研究的前端内容,对网络学习行为研究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完成高职学生网络学习认知负荷框架的理论建构,将为后续的实证研究实现良好开端。
    • 陈翰林
    • 摘要: 总结国内外认知负荷理论在界面设计中的应用的研究脉络,了解该理论方向的进展与热点,并从中分析出未来的发展趋势。基于CiteSpace对相关文献数据进行运算,从发文量、国家、机构、作者、关键词等角度着手进行详细分析。认知负荷在界面设计中的应用研究发展整体向好,近五年尤其蓬勃。澳大利亚与美国学者发文、影响力较高。研究热点集中在理论、应用、评价指标与测量方法等方面。机构间合作不紧密、应用实践较少是现阶段研究的局限。本次研究对之前的研究历程进行分析总结并从学科交叉、通过前沿技术完善评价方法、拓宽研究范围三个角度对未来发展方向提出参考意见,对未来从事该方向研究的学者与机构有一定的启发。
    • 陈梅梅; 周雪莲
    • 摘要: 为揭示用户在与个性化推荐系统交互中受推荐规模影响产生选择过载效应的客观规律,基于SOR模型,引入因变量认知负荷,实施了包括推荐规模、用户认知需求、产品类型的多因素混合式情景实验,基于主观调查和行为学实验数据,针对不同推荐规模对认知负荷和决策过程、决策结果的影响以及产品类型、认知需求的调节作用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1)推荐规模太大会导致选择过载效应,表现为认知负荷、响应时间显著增加的同时,选择意向、决策努力、搜索深度、决策质量和决策自信显著降低。(2)认知负荷直接负向影响选择意向、决策努力和决策自信。(3)认知需求部分地调节推荐规模与认知负荷和决策之间的影响关系,低认知需求者推荐规模扩大时选择过载效应更严重。(4)产品类型显著调节推荐规模与决策努力之间的影响关系,推荐规模扩大时,享乐品比实用品推荐列表更容易导致选择过载。
    • 徐果
    • 摘要: 随着现代教育的改革,“还教于学”“还学于生”的呼声愈来愈高,课堂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也愈来愈凸显。在此背景下,本研究以学生的认知结构为出发点,应用认知负荷理论来探索、优化物理课堂教学策略,以期降低学生的认知负荷,从而构建出一节高效的“生本”课堂。
    • 孔博鉴; 张萌; 李思颖; 萨伊普加玛丽·塔西普拉提
    • 摘要: 为了探究情绪设计对在线学习的影响,并探讨内部动机和认知负荷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实验以认知负荷量表、情绪评定量表、内部动机量表以及后测成绩为指标,以鸭嘴兽知识为学习材料,对72名大学生进行考察。结果发现:听觉情绪设计对学习成绩有影响,使用积极情绪诱发和高音女声均有助于提升学习效果;对其作用机制分析后发现,情绪设计主要是通过提升相关认知负荷进而提升学习者的学习成绩。
    • 高敏
    • 摘要: 培养学生的语篇阅读能力,既是小学阶段英语教学关注的重点,又是提升学生英语素养的重要途径。英语教师可基于“认知负荷”理论,针对英语语篇教学中出现的“学生活跃度低”“学生知识掌握水平低”等情况,整合多种手段,通过设计课堂活动、拓展知识视野、引导学以致用等策略,优化英语语篇教学,实现培养学生语篇阅读能力的教学目标。
    • 王国华; 聂胜欣; 薛瑞鑫
    • 摘要: 认知负荷是在线学习及多媒体学习领域研究的焦点问题,如何科学、有效地测量学习者的认知负荷是相关研究开展的基础,更是减少学习者认知资源消耗、提升学习成效的关键。文章以国内外近20年来的301篇实证研究论文为基础,使用客观—因果二维四象限分类法对不同类型的认知负荷测量方法与技术进行分类,并对相关测量方法与技术的理论假设、优点及不足进行分类评述,并得出些许启示。通过分析发现,不同测量方法各有优劣并具有互补性,基于认知科学和信息科学的测量方法值得重点关注,深度学习技术会成为未来认知负荷测量的关键技术。
    • 刘昕; 杨晓哲; 王钦; 胡琳琳
    • 摘要: 虚拟现实技术以强交互、高沉浸和多感官刺激的特性,可以满足学习者从艺术家的视角开展艺术学习的需要。为了探究沉浸式虚拟环境对学习者艺术学习的影响,文章采用实验研究法,运用脑电波设备和问卷测量学习者艺术学习的相关数据。研究发现:在开展基于沉浸式虚拟环境的艺术学习后,学习者的艺术态度和对艺术作品的理解程度有显著提升;在艺术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的心流与认知负荷存在显著负相关;学习者在艺术学习过程中的冥想、认知负荷,均与其艺术作品涂色得分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通过实验数据,文章揭示了沉浸式虚拟环境对艺术学习的价值,可为虚拟现实技术的后续学习场景应用提供新的设计思路与参考。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